36 歲大便費力變細,是否需再做腸鏡?
全部癥狀:新手發送消息加為好友全部癥狀:我36歲,一年半之前做過腸鏡,沒問題,但現在感覺大便排便有點費力,大便變細,但是一天一次,也不出血,大便化驗正常。我有膽囊息肉、淺表性重度胃竇炎,痔瘡2期。現在壓力很大,就怕是直腸癌,但最近2次肛門指檢都說是痔瘡,我是不是再做個腸鏡?發病時間及原因:治療情況: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36 歲患者一年半前腸鏡正常,現大便費力變細,雖每日一次且無出血,大便化驗正常,有膽囊息肉、重度胃竇炎、痔瘡,肛門指檢為痔瘡,但仍擔心直腸癌,是否要再做腸鏡,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癥狀變化、既往病史、檢查結果、醫生建議、個人心理因素等。 1. 癥狀變化:若大便費力變細的情況逐漸加重,或出現新的癥狀,如腹痛、腹脹、黏液膿血便等,提示可能存在腸道病變,有必要復查腸鏡。 2. 既往病史:患者有膽囊息肉、重度胃竇炎、痔瘡等疾病,這些疾病可能影響腸道功能,但一般不會直接導致大便形態改變。若病情不穩定或加重,也可能間接影響腸道,增加腸道病變風險。 3. 檢查結果:之前的肛門指檢提示痔瘡,但指檢有一定局限性。若其他檢查,如腫瘤標志物等有異常,應考慮腸鏡檢查。 4. 醫生建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綜合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腸鏡檢查。 5. 個人心理因素:患者心理壓力大,過度擔憂直腸癌。若這種擔憂嚴重影響生活,為消除顧慮,也可選擇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總之,是否需要再次進行腸鏡檢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權衡利弊后決定。患者不必過度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有助于腸道健康。
2024-12-20 00: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個情況有可能是由于患有痔或是肛裂的情況呀,建議應該要到醫院去做個肛檢,以明確病因呀
2015-11-15 12: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中醫認為便血是腸中積熱(夾濕),或者脾氣虛損,不能統攝血行所致.可用清腸熱,止血和補氣攝血方法治療.建議你用傳統中藥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砂仁,厚樸,三棱,穿山甲,槍頭菜,寸曲,麥芽,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治療,可以快速治愈不反彈,見效快,療效確切,從而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希望你正確的治療,早日康復!
2015-11-15 10: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引起腹脹的病因有很多,比如胃腸功能障礙,建議到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再對癥治療。
2015-11-15 07: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不是癌變的年齡,我建議你腸鏡復查.
2015-11-15 03: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