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肛門 15CM 左右有潰瘍面,經常便血且下腹下墜,可能由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息肉、直腸癌、腸道感染、痔瘡等原因引起。 1.潰瘍性結腸炎:這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等因素有關。癥狀包括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等。治療常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潑尼松等藥物。 2.直腸息肉:多數為良性,但也有惡變可能。可由遺傳、炎癥刺激等引起。小的息肉可能無癥狀,大的息肉可能導致便血、排便習慣改變。治療主要是內鏡下切除。 3.直腸癌:是直腸的惡性腫瘤。發病與遺傳、飲食、生活方式等有關。常有便血、大便性狀改變、排便習慣改變等。治療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常用藥物有氟尿嘧啶、奧沙利鉑等。 4.腸道感染:如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腸道炎癥和潰瘍。常有腹痛、腹瀉、發熱等癥狀。需根據病原體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諾氟沙星、利巴韋林等。 5.痔瘡:多因久坐、便秘等導致。主要表現為便血、肛門腫物脫出等。治療可外用痔瘡膏、栓劑,嚴重時需手術。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腸鏡等,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2-19 16: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