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好!男 21歲,長痘五六年了,一直在反反復復
醫生你好!男 21歲,長痘五六年了,一直在反反復復,從沒間斷過。也沒有看過什么醫生,自行買了阿達帕林和多西環素,現在涂阿達帕林凝膠三個多月,吃多西環素一個月左右,感覺作用不是很明顯。我是油性皮膚,皮膚巨油,洗完臉一兩個小時臉就油起來了,毛孔粗大,感覺自己皮膚底下還有好多痘痘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我這種情況可以吃泰爾絲嗎?畢竟感覺自己快沒救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諶莉媚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外科
-
你好,痤瘡就是俗稱的痘痘,主要類型有粉刺,炎性丘疹,結節,囊腫。圖片看主要是炎性丘疹,數量比較多,屬于中度痤瘡。總體其實不算很重,但是如果有5-6年的時間反反復復,外用藥,口服多西環素,效果都不夠好,那么還是建議口服異維A酸軟膠囊(泰爾絲)。推薦口服異維A酸軟膠囊,一是時間比較久了,總是反復,建議使用效果強一些的藥物,治療相對徹底一些。
2018-12-13 07: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前葡萄膜炎的治療 (1)抗病毒藥滴眼劑:1%曲氟尿苷(trinuridine,三氟尿苷,三氟胸苷)滴眼劑可以穿透角膜進入前房,達到有效濃度,點眼5次/d。其副作用為角膜上皮毒性。此外,可以選用3%阿昔洛韋眼膏涂眼,3次/d;或選用0.1%的滴眼劑點眼,6~8次/d,此藥的毒副作用較小。尚可選用碘苷等滴眼劑點眼治療。 (2)糖皮質激素局部及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往往可使此種前葡萄膜炎迅速消退。初期可選用0.1%地塞米松滴眼劑或1%潑尼松龍滴眼劑點眼。根據炎癥的嚴重程度確定點眼頻度,3~10次/d;隨著炎癥減輕應逐漸降低點眼頻度,或改用作用較弱的糖皮質激素滴眼劑;對于有樹枝狀或地圖狀角膜炎的患者,糖皮質激素應禁用或慎用。 (3)睫狀肌麻痹藥:對所有患者均需使用睫狀肌麻痹藥。早期多選用2%后馬托品眼膏涂眼,1~2次/d。隨著炎癥減輕應逐漸降低點眼頻度,如隔天或間隔2~3天點眼1次;在炎癥輕微時也可選用托吡卡胺,每晚點眼1次或隔天點眼1次。 (4)降眼壓藥:有眼壓升高者,可給予β-受體阻斷藥點眼,如0.5%噻嗎洛爾點眼,2次/d;眼壓升高顯著者可給予醋甲唑胺口服治療,每次25mg,3次/d;或給予乙酰唑胺口服,每次125~250mg,2次/d。 (5)全身抗病毒藥物治療:口服阿昔洛韋對此種前葡萄膜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使用的劑量為400~800mg,口服,3~4次/d。短期口服阿昔洛韋不能預防前葡萄膜炎復發,但如果口服治療(800mg,2次/d)持續1年,則對復發有預防作用。 (6)中醫中藥治療:樹枝狀或地圖狀角膜炎多屬外感風熱、肝經風熱或肝火上炎等癥。根據中醫辨證,給予清熱解表、祛風清熱、清肝瀉火等中藥治療;基質角膜炎所伴有的葡萄膜炎,多屬陰虛火旺、脾氣虛弱、陰陽兩虛等癥,根據中醫辨證,給予滋陰降火、補脾益氣、益氣養陰等中藥治療。 2.后葡萄膜炎的治療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視網膜炎主要有兩種藥物,一種是阿昔洛韋,另一種是阿糖腺苷。對于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全身阿昔洛韋治療和阿糖腺苷治療均是有效的,但由于前者治療指數高和易于應用,所以目前多首選此藥治療。對于新生兒,每天劑量為30mg/kg,分3次靜脈滴注,間隔時間為8h,持續治療10天~4周;對于成年人,則用5~10mg/kg的劑量靜脈滴注,每8小時1次,持續7~10天,隨后改為口服,并延長服藥間隔。阿昔洛韋靜脈用藥主要的副作用為短暫的腎功能不全,其他尚有皮疹和胃腸道不適。全身用阿糖腺苷的劑量為15mg/(kg?d),在12h內靜脈滴注,此藥對造血系統和肝臟有毒性作用。其他試用的藥物尚有碘苷、干擾素、阿糖胞苷、轉移因子等。碘苷由于難以證明其有效性,并發現有毒副作用,近年來已很少使用,目前它主要用于單純皰疹病毒角膜炎和皮膚黏膜損害。
2015-11-13 19: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前葡萄膜炎的治療 (1)抗病毒藥滴眼劑:1%曲氟尿苷(trinuridine,三氟尿苷,三氟胸苷)滴眼劑可以穿透角膜進入前房,達到有效濃度,點眼5次/d。其副作用為角膜上皮毒性。此外,可以選用3%阿昔洛韋眼膏涂眼,3次/d;或選用0.1%的滴眼劑點眼,6~8次/d,此藥的毒副作用較小。尚可選用碘苷等滴眼劑點眼治療。 (2)糖皮質激素局部及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滴眼劑點眼往往可使此種前葡萄膜炎迅速消退。初期可選用0.1%地塞米松滴眼劑或1%潑尼松龍滴眼劑點眼。根據炎癥的嚴重程度確定點眼頻度,3~10次/d;隨著炎癥減輕應逐漸降低點眼頻度,或改用作用較弱的糖皮質激素滴眼劑;對于有樹枝狀或地圖狀角膜炎的患者,糖皮質激素應禁用或慎用。 (3)睫狀肌麻痹藥:對所有患者均需使用睫狀肌麻痹藥。早期多選用2%后馬托品眼膏涂眼,1~2次/d。隨著炎癥減輕應逐漸降低點眼頻度,如隔天或間隔2~3天點眼1次;在炎癥輕微時也可選用托吡卡胺,每晚點眼1次或隔天點眼1次。 (4)降眼壓藥:有眼壓升高者,可給予β-受體阻斷藥點眼,如0.5%噻嗎洛爾點眼,2次/d;眼壓升高顯著者可給予醋甲唑胺口服治療,每次25mg,3次/d;或給予乙酰唑胺口服,每次125~250mg,2次/d。 (5)全身抗病毒藥物治療:口服阿昔洛韋對此種前葡萄膜炎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使用的劑量為400~800mg,口服,3~4次/d。短期口服阿昔洛韋不能預防前葡萄膜炎復發,但如果口服治療(800mg,2次/d)持續1年,則對復發有預防作用。 (6)中醫中藥治療:樹枝狀或地圖狀角膜炎多屬外感風熱、肝經風熱或肝火上炎等癥。根據中醫辨證,給予清熱解表、祛風清熱、清肝瀉火等中藥治療;基質角膜炎所伴有的葡萄膜炎,多屬陰虛火旺、脾氣虛弱、陰陽兩虛等癥,根據中醫辨證,給予滋陰降火、補脾益氣、益氣養陰等中藥治療。 2.后葡萄膜炎的治療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視網膜炎主要有兩種藥物,一種是阿昔洛韋,另一種是阿糖腺苷。對于新生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全身阿昔洛韋治療和阿糖腺苷治療均是有效的,但由于前者治療指數高和易于應用,所以目前多首選此藥治療。對于新生兒,每天劑量為30mg/kg,分3次靜脈滴注,間隔時間為8h,持續治療10天~4周;對于成年人,則用5~10mg/kg的劑量靜脈滴注,每8小時1次,持續7~10天,隨后改為口服,并延長服藥間隔。阿昔洛韋靜脈用藥主要的副作用為短暫的腎功能不全,其他尚有皮疹和胃腸道不適。全身用阿糖腺苷的劑量為15mg/(kg?d),在12h內靜脈滴注,此藥對造血系統和肝臟有毒性作用。其他試用的藥物尚有碘苷、干擾素、阿糖胞苷、轉移因子等。碘苷由于難以證明其有效性,并發現有毒副作用,近年來已很少使用,目前它主要用于單純皰疹病毒角膜炎和皮膚黏膜損害
2015-11-13 07: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