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撲翼樣震顫是一種神經系統癥狀,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基底節病變、代謝紊亂、肝腎功能衰竭等。了解其表現、成因、診斷、治療及預防很重要。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9-01-01 16:57
1.表現:患者的雙手或雙上肢出現不自主的、類似鳥撲翼的快速抖動。
2.成因:常見于肝性腦病、尿毒癥腦病等,也可能與藥物中毒、低血糖等有關。
3.診斷:通過神經系統檢查、實驗室檢查如肝功能、腎功能、血糖等,以及腦電圖等輔助診斷。
4.治療:針對病因治療,如治療肝衰竭、腎衰竭,糾正低血糖、中毒等。同時,可使用一些鎮靜藥物如地西泮來緩解癥狀。
5.預防: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控制肝病、腎病進展,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
撲翼樣震顫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神經系統癥狀,及時診斷和治療病因對于改善癥狀和預后至關重要。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撲翼樣震顫是由于既有基底節病變又有小腦性共濟失調而引起。此種震顫粗大,節律稍慢,通常呈對稱性,累及上肢及下肢,肌張力高低可變。當病人平伸手指及腕關節時,腕關節突然屈曲,然后又迅速伸直,加上震顫多動,類似鳥的翅膀在扇動,故稱撲翼樣震顫。多見于代謝性疾病,如肝豆狀核變性、肝昏迷以及尿毒癥等;也見于呼吸衰竭時肺性腦病。
2015-11-13 05: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曉東
南京紫金醫院
一級
腦復蘇專科
-
撲翼樣震顫是嚴重肝臟疾病患者發生肝性腦病時表現出來的一個特有的陽性體征,主要出現在肝性腦病患者的昏迷前期和昏睡期,是診斷肝性腦病發生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據。檢查方法是,囑病人將兩臂平舉,當手指分開時,如患者出現兩上肢向外偏斜,腕和掌指關節有快速而不規則的陣發性鳥翼拍擊樣的屈伸動作,即為撲翼樣震顫體征陽性。
2015-11-13 02: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