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多種病癥如何穩定病情
出院診斷:1.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2.高 鈉全鈉血壓病3級 極高危3.低鈉血癥腦4.肝損害5.梗死后遺癥頭CT(2014-2-10本院):1.雙側基底節區多發腔隙性梗死;2.腦白質變性;3.輕度腦萎縮。頸動脈彩超:內中膜稍增厚 胸片:1.支氣管炎樣表現,請結合臨床;2.主動脈硬化。 腦MRA:雙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血流信號明顯粗細不均,顯影淺淡,分支稀少。基地動脈及雙側大腦后動脈粗細不均,管壁不光滑。雙側大腦前、中、后動脈及其遠端分支血流信號走行粗細不均,遠端分支 稀少。(2014-2-16)鉀:3.74mmoI/L;鈉:134.2OI/L;氯:99.8mmOI/L (2014-2-16)肝功能:谷丙轉氨酶:235.OIU/L;谷草轉氨酶:114.OIU/L 葡萄糖:4.95mmoI/L 吃什么能穩定病情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范增軍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對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高鈉全鈉血壓病 3 級極高危、低鈉血癥腦、肝損害、梗死后遺癥等多種病癥,穩定病情需要綜合多方面的措施,包括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改變、藥物治療、定期復查以及預防并發癥等。 1. 飲食調整: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肉等。 2. 生活方式:戒煙限酒,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 3. 藥物治療: 針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可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等,預防血栓形成和穩定斑塊。 對于高血壓,常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厄貝沙坦片等降壓藥,控制血壓穩定。 肝損害可使用保肝藥物,如復方甘草酸苷片等。 4. 定期復查:監測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等指標,以及定期進行頭顱 CT、頸動脈彩超等檢查,了解病情變化。 5. 預防并發癥:注意保暖,預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心情舒暢,預防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總之,要穩定上述病情,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生的建議,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以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疾病的不良影響。
2024-12-18 20: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范增軍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腦供血不足首先,應加強體育鍛煉,運動是增強全身血液循環、改善腦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其次,可采用中醫藥治療, 意見建議:中醫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辯證為腎虛、血瘀、痰濕等證型,而采用不同的中藥進行調理,可收到滿意療效。另外,服用脈通、銀杏葉片、養血清腦顆粒等藥,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如果仍不能使腦供血不足的癥狀得到改善,一定要找??漆t生進行調治。
2014-05-18 07: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動脈尖端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兩組,即中腦和丘腦受損的腦千頂端梗死和顳葉內側面、枕葉受損的大腦后動脈區梗死。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以突發頭暈為首發癥狀,并出現較快恢復的意識障礙,而無明顯的運動與感覺障礙,伴有瞳孔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垂直注視麻痹,須考慮為TOBS。如伴有皮質盲或偏盲,嚴重記憶障礙則可能性更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