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鳳生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癲癇病的中藥有天麻、全蝎、蜈蚣、地龍、石菖蒲等。 1.天麻: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天麻中的有效成分對癲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2.全蝎:能通絡止痛、息風鎮痙。其所含的蝎毒素在抗癲癇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 3.蜈蚣: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對于癲癇抽搐等癥狀有緩解作用。 4.地龍:有清熱定驚、通絡的功效。能輔助改善癲癇發作時的癥狀。 5.石菖蒲: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可幫助調節神經系統,減輕癲癇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治療癲癇病通常需要與其他治療方法相結合,且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2024-12-18 04: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常用中藥有 石菖蒲: 辛、苦,溫。歸心、胃經。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是最常用的抗癲中藥。 馬蹄香: 味微辛、苦、甘、淡,氣香,性平,無毒。入肝、腎、小腸、膀胱經。內服利尿通淋、清熱鎮驚、解暑、消風散氣、去積、活血。 鉤藤: 味甘、微苦,微寒,歸肝、心包經。功效平肝熄風、清熱鎮驚,適用于肝陽上亢、熱盛風動所致的抽 鉤藤 搐。鉤藤主要成分為鉤藤堿和異鉤藤堿,此藥有明顯鎮驚作用,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有預防和控制癲癇發作的作用。 牽牛子: 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 纈草: 味辛微甘,性溫,入心、肝二經,安神鎮靜,驅風解痙,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 蜈蚣: 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于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有一定毒性。 全蝎: 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于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癥,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 僵蠶: 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適用于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 地 龍 : 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經。能熄風通絡、清熱鎮驚、平喘、利尿,適用于溫熱、神昏、抽搐或瘀滯等癇證。 蟬蛻: 性味甘、寒,入肝、肺經。能疏散風熱,又可涼肝熄風止痙,多用于癲癇抽搐之證。 羚羊角: 咸、寒,歸肝、心經。能平肝熄風、清熱鎮驚、解毒,主治熱盛神昏、驚癇抽搐。 牛黃: 性味苦、涼,歸肝、心經。功效熄風止驚、化痰開竅、清熱解毒,多用于熱盛所致的驚厥抽搐。
2013-12-25 20: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長杰 護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科
-
中藥治療會對癲癇病情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副用作也相對較小,但是治療周期很長,見效也慢,長此以往很可能會延誤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期
2013-12-17 16: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