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A:
小兒面肩肱型肌營養不良的治療目前尚無特殊的方法,支持治療是主要治療手段。由于受累的肌肉不同,患者容易出現肩部、背部、腹部及腿部疼痛,通過保守治療包括非甾體類...詳細»
- Q:
- A:
會,晚期,四肢攣縮,活動完全不能。常因伴發肺部感染、褥瘡等于20歲之前喪生。智商常有不同程度減退。半數以上可伴心臟損害,心電圖異常。早期呈現心肌肥大,除心悸...詳細»
- Q:
- A: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個體間差別很大。起病越早預后越差,有癥狀者多在45~50歲死于心臟病。癥狀輕者可接近正常生命年限。先天性肌強直和副肌強直預后良好,壽命不受影...詳細»
- Q:
- A:
先天性肌強直是由位于染色體7q35的氯離子通道(chloride channel,CLCN1)基因突變所致。該基因編碼的骨骼肌電壓門控性氯離子通道蛋白,是一...詳細»
- Q:
- A:
本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對癥治療。 ①肌強直可用膜系統穩定藥治療,能促進鈉泵活動,降低膜內鈉離子濃度,提高靜息電位,改善肌強直狀態。如硫酸奎寧,300-40...詳細»
- Q:
- A:
你好,根據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史,中年緩慢起病,臨床表現為全身骨骼肌強直、無力及萎縮,同時具有白內障、禿頂、內分泌和代謝改變等多系統受累表現。肌電圖呈典型的肌強...詳細»
- Q:
- A:
你好,1、在精神方面為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環境,保持合理的期望,避免過度保護。 2、 飲食宜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鈣、鋅,瘦肉、雞蛋、魚、蝦仁、動物肝臟、排骨、木...詳細»
- Q:
- A: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癥是一組以肌無力、肌強直和肌萎縮為特點的多系統受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除骨骼肌受累外,還常伴有白內障等多系統受累表現。發病率為13.5/1...詳細»
- Q:
- A:
算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先天性肌強直與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的治療原則相同,對局麻藥、抗心律失常藥反應較好,這類藥物主要對鈉通道起抑制作用,對氯通道的作用不清。美西律...詳細»
- Q:
- A:
常用藥品有:維生素E軟膠囊 ,三磷酸腺苷二鈉片。建議看醫生確診后聽從醫生的用藥安排,切勿自行用藥。詳細»
- Q:
- A:
強直性肌營養不良I 型(DM1)致病基因是位于19號染色體長臂(19q13.3),的萎縮性肌強直蛋白激酶(DMPK),編碼582個氨基酸。該基因的3′-端非...詳細»
- Q:
- A:
肌強直性肌病根據臨床表現和病因的不同分為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癥、先天性肌強直和先天性副肌強直。詳細»
- Q:
- A:
肌強直性肌病 系指骨骼肌在隨意收縮或受物理刺激收縮后不易立即放松,電刺激、機械刺激時肌肉興奮性增高,重復收縮或重復電刺激后骨骼肌松弛,癥狀消失。寒冷環境中強...詳細»
- Q:
- A:
你好,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營養、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維護患者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詳細»
- Q:
- A:
治療疾病都沒有什么絕對的特效藥,一般是對癥治療,肌強直疾病的治療問題包括藥物治療緩解癥狀,避用某些藥物,防止肌強直癥狀加重以及根據疾病類型作出不同處理。采用...詳細»
- Q:
- A:
本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對癥治療。 ①肌強直可用膜系統穩定藥治療,能促進鈉泵活動,降低膜內鈉離子濃度,提高靜息電位,改善肌強直狀態。如硫酸奎寧,300-40...詳細»
- Q:
- A:
通常在30或40歲時顯現癥狀,盡管兒童早期也可出現。男性多于女性,且癥狀較重。主要癥狀是肌無力、肌萎縮和肌強直,前兩種癥狀更突出。肌無力見于全身骨骼肌,前臂...詳細»
- Q:
- A:
你好,強直性肌營養不良個體間差別很大。起病越早預后越差,有癥狀者多在45~50歲死于心臟病。癥狀輕者可接近正常生命年限。先天性肌強直和副肌強直預后良好,壽命...詳細»
- Q:
- A:
治愈率較低,僅為10%,①肌強直可用膜系統穩定藥治療,能促進鈉泵活動,降低膜內鈉離子濃度,提高靜息電位,改善肌強直狀態。如硫酸奎寧,300-400mg,3次...詳細»
- Q:
- A:
1. 血清CK和LDH等酶正常或輕度升高。 2. 肌電圖典型的肌強直放電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受累肌肉出現連續高頻強直波逐漸衰減,肌電圖揚聲器發出一種類似轟炸...詳細»
- Q:
- A:
DM的臨床癥狀多種多樣,累及多系統,包括肌肉、心臟、晶狀體、內分泌腺、中樞神經系統等。發病年齡及起病形式多在30歲以后隱匿起病,男性多于女性,進展緩慢,肌強...詳細»
- Q:
- A:
為X-連鎖隱性遺傳。主要是男孩發病,女性為致病基因的攜帶者。通常5歲左右發病。本病的發生是由于編碼dystrophin的DMD基因的突變所引起, 有約 1/...詳細»
- Q:
- A:
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是由遺傳因素所致的以進行性骨骼肌無力為特征的一組原發性骨骼肌壞死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和分布的進行性加重的骨骼肌萎縮和無力。可累...詳細»
- Q:
- A:
血清CK顯著增高是診斷本病重要依據,再結合男性患病、腓腸假性肥大等典型臨床表現,診斷大多不藍。個別診斷仍困難者,可考慮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或肌肉活檢協助診斷...詳細»
- Q:
- A:
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癥(DMD), 也稱 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癥(DMD) ( OMIM 310200 ) 。是最常見的一類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患病率...詳細»
- Q:
- A:
飲食宜清淡、營養豐富,忌食或少食油膩厚味過熱、傷津耗液及損傷脾胃之品,可多食魚類、蛋類、雞肉、瘦豬肉等,但不可太過,以免損傷脾胃。白菜、豆芽、西紅柿、山楂、...詳細»
- Q:
- A:
1、飲食宜清淡、營養豐富;2、可多食魚類、蛋類、雞肉、瘦豬肉等,但不可太過,以免損傷脾胃。3、白菜、豆芽、西紅柿、山楂、廣柑、棗子之類的蔬菜水果可以適當多食...詳細»
- Q:
- A:
1體療:臨床實踐表明,適當的體育鍛煉及各關節的充分活動雖然不能治愈本病,但至少可以延緩更嚴重的肌肉萎縮、肌無力和關節攣縮的發生,2推拿按摩:按摩對于本病的按...詳細»
- Q:
- A:
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維生素E、肌苷、三磷腺苷以及中藥等。利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聯苯雙酯等可降低血清酶水平。詳細»
- Q:
- A:
一、新生兒篩選目的是很早發現小兒和攜帶者。出生后六到十周后測定活性為首選。二、產前診斷有性連鎖隱性遺傳史或攜帶者或已生一患兒的女性,在妊娠時,如為男嬰,受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