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登革熱的預防通常可以從防蚊滅蚊、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管理好傳染源、做好個人防護等方面進行。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登革熱的治療和預防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建議咨詢醫生明確具體的預防措施,以防感染。
1、防蚊滅蚊:在日常生活中,要清除垃圾、消除衛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或翻轉倒置庭院中廢棄的容器、瓶子、罐子,飲用水容器加蓋封口。同時,填塞外環境中的竹筒、樹洞,防止積水,廢棄輪胎放在避雨的場所或者遮蓋防積水。在家中可以使用蚊香、電蚊拍、驅蚊液等防蚊用品,并盡量穿長袖長褲。
2、切斷傳播途徑:登革熱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因此避免被蚊子叮咬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在外出時要穿長袖衣服及長褲,并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藥物。如果房間沒有空調設備,應裝置蚊帳或防蚊網。
3、保護易感人群:所有人群都是登革熱的易感人群,要注意保護自己。盡量避免到登革熱流行的地區旅游或生活,如果正在這些地區,應盡量避免在清晨和傍晚蚊子活躍時段外出,到戶外時要做好防蚊措施。
4、管理好傳染源:登革熱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如果被蚊蟲叮咬后出現發熱、全身肌肉、骨、關節痛等登革熱感染癥狀時,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5、做好個人防護:在外出時要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所處的生活環境有蚊子侵擾,可涂抹驅蚊劑、點上蚊香驅蚊,也可使用殺蟲劑滅蚊。
應該隨時關注身體狀況,咨詢醫生定期進行體檢,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病情變化。同時,也應注意預防和再次感染。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文章關鍵詞:
據報道9月7日臺南市政府登革熱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臺南市今年累計已發現登革熱確診病例5247例。詳細>>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過蚊蟲叮咬在人群中傳播。人與人之間不會直接經過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觸等傳播。詳細>>
又到了蚊蟲滋生的季節,近日,北京市衛計委介紹說,今年北京市存在出現本地登革熱病例的可能性,但整體來說本市仍處于登革熱低疫情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