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耳炎主要是發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癥,可能與感染、免疫能力低下等因素有關,會導致耳痛、耳道流水等癥狀,可以通過局部護理、飲食調整、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應到正規醫院的耳鼻喉科就診,通過進行耳鏡檢查、咽鼓管檢查診斷,遵醫囑進行規范治療。
1、局部護理:患病期間一定要做好耳部的衛生工作,盡量避免抓撓,還要注意避免進水,以免發生繼發性感染。
2、飲食調整:在飲食方面需要以清淡為主,可以多吃菠菜、西蘭花、獼猴桃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于病情恢復,但是盡量避免吃辣椒、洋蔥等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炎癥。
3、物理治療:可以通過對外耳部位進行適當熱敷,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也能夠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熱毛巾的溫度在35℃到4℃。
4、藥物治療:如果炎癥情況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消炎殺菌的效果。
5、手術治療: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出現了化膿性中耳炎,建議通過乳突根治術、鼓膜成形術等方式進行治療,能夠維持正常的耳部功能。
在治療期間還要保持良好居住環境,盡量避免處于霧霾、粉塵、污染等環境當中,還要注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過度緊張。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文章關鍵詞:
中耳炎急性發作時,會造成暫時性的聽力下降,還會給患者帶來較為明顯的疼痛感。很多患者都會感覺耳內像塞了一團棉花,聽東西不真切。尤其是對于嬰……詳細>>
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可分為化膿性和非化膿性兩種。化膿性中耳炎又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由化膿性細菌通過咽鼓管進入鼓室而引起的……詳細>>
小兒中耳炎是常見的兒童兒科疾病之一,其主要的發病機制是因為各種因素導致的耳道的中耳部位出現炎癥改變,其發病的主要原因和病原菌感染和咽鼓管……詳細>>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積液及聽力下降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膿性炎性疾病。中耳積液可為漿液性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