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肝膽脾胃濕熱通常可吃龍膽瀉肝丸、參苓白術散、補中益氣丸等中成藥,但具體需要對癥治療,才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1、龍膽瀉肝丸:其成分包括龍膽、木通、地黃、當歸、柴胡等,具有清肝膽、利濕熱的功效,臨床上用于治療耳鳴耳聾、脅痛口苦、肝膽脾胃濕熱、頭暈目赤、尿赤、濕熱帶下等癥狀。
2、參苓白術散:其成分包括白扁豆、蓮子、砂仁、山藥、人參、茯苓等,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的功效,通常可用于治療因肝膽脾胃濕熱引起的肢倦乏力、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等癥狀。
3、補中益氣丸:其成分包括黨參、甘草、白術、當歸等,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療因肝膽脾胃濕熱引起的內臟下垂、體倦乏力等癥狀。
所以發生肝膽脾胃濕熱,需要由專業醫生辨證論治,選擇對癥的藥物進行規范治療,才可以達到治療目的。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脾胃濕熱下焦濕熱吃參苓白術散、六君子丸、黃連清胃丸等中成藥,具體用藥應遵醫囑。 1、參苓白術散:其成分包括人參、茯苓、白術、山藥、砂仁、……詳細>>
脾胃系的疾病,多是由于飲食不節,情志失常,脾胃素虛等導致的,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運化水濕,主升清,胃主降濁,一升一降維……詳細>>
中醫認為,肝膽濕熱證是指由于濕熱蘊結肝膽,疏泄功能失職所表現的癥候。多由感受濕熱之邪,或偏嗜肥甘油膩,釀濕生熱,或脾胃失健,濕邪內生,郁……詳細>>
肝膽濕熱,病證名。指濕熱之邪蘊結肝膽的病證。多由外感濕熱之邪,或嗜酒,過食肥甘辛辣,濕邪內生,郁久化熱所致,或脾胃運化失常,濕濁內生,蘊……詳細>>
二者可有黃疸的癥狀。黃疸是由濕熱熏蒸,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所致。二證如出現黃疸,皆為陽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