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當年輕人還在煩惱婚姻有“五年之痛”“七年之癢”的時候,南京有這么一對伉儷,相濡以沫近80年,一同跨入百歲。他們還很有信心:在未來的日子里,將一起牽手度過每一天。家住南京鼓樓區古林社區的湯楚璞老人今年101歲,老伴陸盤珍100歲。南京現有211位百歲老人,他們是唯一一對百歲夫妻。
■談養生
兩人有個習慣:每天按摩頭皮5分鐘
下午4點,記者走進百歲老夫妻湯楚璞和陸盤珍的家。
一幅溫馨的畫面展現在記者眼前:房間里,湯楚璞戴著眼鏡坐在窗前的書桌旁看報紙,陸盤珍也戴著眼鏡在縫補衣服,兩人靠在一起坐著,互不干擾,各干各的事情。“他們平時就是這樣打發時間的,爺爺看報紙,奶奶就坐旁邊縫補衣物,”老人的侄孫小湯告訴記者。
經過客廳,老人中午的飯菜就放在桌上,碗里還剩下一只紅燒雞腿,有兩碗毛豆米燒肉末,還有一盤豆腐韭菜,“豆腐韭菜是爺爺點的,昨天晚上他說想吃,紅燒雞腿是奶奶喜歡的。”小湯說,現在兩位老人的生活起居由他來照顧,他們每天早晨6點半起床,晚上9點睡覺,生活非常有規律。早上,他們喝牛奶、吃稀飯,湯楚璞還要加個雞蛋,陸盤珍卻不太愛吃。中午葷素搭配吃,比如毛豆米燒肉末,之所以燒兩碗,是因為有一碗燒得特別爛,是給二老吃的,晚飯簡單,只吃稀飯。
湯楚璞不喝酒,年輕的時候抽煙,但60歲以后就戒掉了。兩人有個習慣動作驚人地相似:每天梳理頭發至少5分鐘,按摩頭皮。“家里到處都能找到梳子,”小湯邊說邊從床邊摸出一把梳子來,記者看到,陸盤珍的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
${FDPageBreak}
■談愛情
當年是“裸婚”,大事由爺爺拿主意
看到記者來,陸盤珍很開心,握著記者的手不放,她關心地說:“你手涼,這個天要多穿衣服。”湯楚璞也拄著拐杖站起來,他請大家都坐下來。記者看到,兩位老人身板都挺硬朗,湯楚璞拄著拐杖可以在家里走來走去,陸盤珍的頭發有二分之一是黑色的。湯楚璞坐下來習慣性地拿出白紙和筆,原來他的耳朵有些聾,他與人的交流是靠寫字。比老伴小1歲的陸盤珍,耳朵倒是很靈光。
“您和爺爺是怎么認識的啊? ”記者問。“我們住一個村,我是被我婆婆看中的。你說,現在都是自由戀愛結婚,咋還離婚呢?我們那時候都是父母包辦的,我是7歲就訂的娃娃親。”陸盤珍說。
他們的老家在南通如皋農村,陸盤珍不識字,而湯楚璞自小就進了私塾。“對于這門婚事,其實他一開始是不同意的,但因為孝順父母,最終還是聽從了父母的安排。”陸盤珍回憶說,結婚的時候,她23歲,他24歲,條件不好,什么都沒有……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就是“裸婚”,之后湯楚璞去外地上學,考上浙江大學機電專業,后來在成都、上海、南京工作,陸盤珍便撐起了整個家……
陸盤珍說,因為夫妻長期分居,一年也見不上幾次面,所以兩人沒有孩子。年過半百的他們才安安定定地生活在了一起。
${FDPageBreak}
■談生活
一個愛看報寫字,一個擅長穿針引線
小湯告訴記者,奶奶外向,爺爺平時不多話,但大事都是爺爺拿主意。“那你們吵過架嗎?”記者好奇地問。“不吵,我們從來沒紅過臉呢!沒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以和為貴啊,多想著對方。”陸盤珍笑著說:“他在外面那么多年,我心里有他,一有時間就給他做衣服,做鞋子。”
小湯介紹說,奶奶最拿手的就是針線活,戴上眼鏡能自己穿針引線,夏天換薄被,冬天換厚被,也全是老人自己拆裝。正說著,陸盤珍獻寶一樣地拿出一件背心得意地說:“瞧,這是我花了10天時間做的,好看吧?還有這鞋,你看,也是我做的。”記者注意到,湯楚璞的拖鞋很特別,紅格子布的,“他穿不慣皮鞋,這輩子,穿的都是我做的布鞋。”
那爺爺平時干什么呢?“我看報,特別喜歡看《現代快報》。有時還寫字,給親友寫信。”湯楚璞寫字和記者交流。“爺爺耳朵不好,奶奶有時大聲在耳邊說他也能聽見,但大多時候,屋子里很安靜,他們不怎么說話,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他們就懂彼此的意思了,也許是這么多年的默契吧。”
小湯說,爺爺因為有學識,所以很理智,想得開,有的時候還會主動和他說“我們老人不好搞”,體諒年輕人照顧老年人的辛苦。
(責任編輯:劉曉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