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在國外,一些國家對緊急避孕藥的監管就十分嚴格。例如在德國、韓國和日本等國家,人們在購買避孕藥時,不論是常規避孕藥還是緊急避孕藥,都必須要有醫生的處方。而英國在2001年之前購買緊急避孕藥需要醫生處方,之后解禁。一位在英國留學的學生告訴記者,他的導師和多位專家曾撰稿強烈呼吁恢復對緊急避孕藥的管制,理由是解禁之后的英國婦女濫用緊急避孕藥的情況嚴重,專家懷疑這種情況已影響英國人口質量。
“我國也應該加強對這種藥物的監管力度,盡可能地將其對女性的影響降到最低。”武俊清呼吁,國家有關部門應足夠重視緊急避孕藥的濫用問題,僅靠藥劑師的提示是不夠的。除了注重對藥劑師的培訓外,國家還應暫時將緊急避孕藥變成處方藥,等所有藥劑師都能正規地給出咨詢建議之后,再考慮將其改為非處方藥。
“關于緊急避孕藥,最合理的服用建議是一年不要超過三次,一個月不要超過兩次,因為藥物大約三、四個月才可以通過人體代謝排出體外。”武俊清說,“現在的問題是緊急避孕藥被很多人當成常規避孕藥,而出現了濫服的情況。”讓她非常擔憂的是,緊急避孕藥給人們帶來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方面:在監管方面,國家有關部門沒有出臺一個針對緊急避孕藥管理的規章制度;另一方面,藥店的藥劑師也缺乏必要的培訓,他們對緊急避孕藥的使用注意事項還缺少特別清晰的認識;此外,生產廠家對服用的次數限制和過量服用可能引起的危害,也沒有清楚地標識,而只是一味地宣傳緊急避孕藥使用上的方便和快捷。
(責任編輯:劉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