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時下一檔很潮的單身交友節目“非誠勿擾”成為現在網路上的一大熱點,適應現代生活節奏的大型婚戀交友節目,為廣大單身男女提供公開的婚戀交友平臺,精良的節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戀交友模式得到觀眾和網友廣泛關注。那么讓我們從“非誠勿擾”來著重看看80后婚戀觀吧!
“剩男、剩女”普遍存在于80后的一代大城市獨生子女中,交友節目里的男女嘉賓所展現的婚戀觀并不是中國式的,僅僅代表80后的婚戀觀。究竟80后的婚戀觀是怎么樣的,為何會形成這樣的婚戀觀呢?
1、談戀愛=談條件
在婚戀觀上,也有不少媒體指責80后的人的道德缺范,欲望主義、物質主義橫行。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80后對待感情的態度過于理性。金錢在當今婚戀觀中的地位上升,經濟基礎成為婚戀雙方考慮的重要因素。因此,青年在婚戀中追求情感的同時,金錢等物質的因素成為重要條件甚至是硬件。
專家解讀:擇偶觀現實與追求真誠的愛情并不矛盾,但應以感情為首選條件的婚戀,而非被車子、房子、票子、位子等情感之外的東西左右著,影響著婚戀雙方的正確判斷和選擇。
2、快餐式的婚姻
近幾年,“閃婚”、“閃離”、“試婚”、“試離婚”等等字樣充斥這整個網絡,這種快餐式的婚姻正是80后婚姻觀的典型代表。還記得錢鐘書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嗎?---“婚姻就是一座圍城,里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80后這一代,因為沒有經歷太多的感情經歷,兩個人僅僅因為“看對眼了”和“感覺不錯”就草草的閃婚,在外界人的眼中來看,似乎是一見鐘情”和”特有緣分”,但實際上對于感情這種東西來說,是非常盲目和不慎重,往往也會造成許多婚姻失敗。
專家解讀:婚姻不是兒戲,更不是雞肋,需要慎重對待。年輕一代更要珍視婚姻和家庭,給對方以信任和理解,相互間應包容和忍讓,幸福的家庭應來自對質樸生活的深度理解,而不是草率行事。
3、“同居”常態化
“對于同居這個現象,60年代人絕對不可能發生,70年代生人是‘偷偷摸摸’,80后則是公開化了,甚至是光明正大的同居。”現在,對于學校內已經發生同居的男女同學,80后大多數采取不干涉態度,對個人隱私也很尊重,說明了這一代人對性行為的態度開明了。
80后認為,同居生活在一起,能讓相愛的兩個80后年輕人,彼此愛得更深。在這樣的前提下,最終才走向婚姻殿堂。因為有了未婚同居的彼此了解,所以未來的婚姻生活更加有保障,婚后不需經歷感情危機,不需經歷又痛又癢的磨合期。
專家解讀:也許你想和他結婚,但是我想告訴80后同居會讓你們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南轅北轍,比如對對方失去了吸引力,沒有了新鮮感,只剩下柴米油鹽的味道和乏味的身體等等。同居的最終結果,只能是讓女人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80后婚戀觀形成的原因:
80后出生的這一代人,大都是獨身子女,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他們缺乏責任,包容。80后長期生活在四個老人,父母兩人,一個孩子組成的421家庭結構中,所以一個獨生子女的感情婚戀會變成整個家庭乃至家族的頭等大事,他們在婚戀上所承受的壓力和關注較之60后、70后成倍增加,也就有迫切的交友需求,通過相親打開社交圈是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方式。
另一方面,80后是獨生子女第一代,工作生活上所承受的壓力也更嚴峻,從中考開始面臨殘酷的競爭環境,剛起步工作就成了蝸居一族,以金錢為導向的社會價值觀嚴重地左右著自我價值的判斷。情感上,他們從小孤獨,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很難去有機會換位思考。有膽量大聲說“我想要”,但其實處于恍惚的狀態,既不知道想要的東西合不合適自己,也不確定想要的東西是否也需要自己。雖然,表現出來總十分自信,實際是因為很心虛,談婚論嫁也不免帶著游戲的態度。他們是整個社會最脆弱,也最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顏健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