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僅做B超檢查 容易誤診大肝癌
某報道稱,一名50幾歲的男子因平時好酒,被檢查確診為肝硬化,于是便每年復查腹部B超,但是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患者本人以為萬事大吉,卻不料竟被確診為大肝癌。專家提醒,B超容易誤診大肝癌,不提倡通過單一檢查診斷肝癌。
僅做B超檢查 容易誤診大肝癌
醫生介紹,早期肝癌的篩查,目前可以通過做B超檢查、抽血查甲胎蛋白(A FP),CT、MR、PE、T-CT、肝組織活檢診斷肝癌。但是,如果單純的做腹部B超檢查,可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難以確定腫塊的性質。而且B超對于大肝癌與超大肝癌容易誤診,因為B超穿透力有限,視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體積過大,容易有誤診的可能。而且B超檢查結果容易受到檢查者經驗和分辨的限制,也會影響診斷結果,因此醫生并不提倡單一檢查B超診斷肝癌。
此外,甲胎蛋白也容易存在假陰性的可能。甲胎蛋白檢查的確能在肝癌癥狀出現之前8個月就呈現陽性,因而在沒有癥狀出現時,檢查甲胎蛋白就可能發現早期肝癌。但是因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會升高,因此,單獨用甲胎蛋白普查會使大約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診,也就是說單純的檢測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特別提醒:由于人體肝臟病情十分復雜,病毒生長在肝細胞內,有些病理還不明確,只有病毒量大到一定程度,在血液中有一定濃度,才能被檢驗出來,有的甚至已是明顯肝硬化,但反應肝纖維化的指標還是陰性。因此,如單純地想一種檢查方法來進行肝癌篩查是不科學、不準確的。
單一檢查方法篩查肝癌不科學,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科學的做肝癌篩查?
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 更準確
醫生表示,根據多年的臨床實驗證明,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準確率達到90%以上,是臨床診斷早期肝癌首選的檢查方法。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建議每隔3個月進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檢查,健康者可隔6個月做一次。
如果在其他檢查后無法診斷又高度懷疑肝癌,那么可以采用肝組織活檢,這也是診斷肝癌最可靠的方法,不過它是創傷性的檢查,若要進行,最好到正規醫院。
(責任編輯:莊閑婷 )
專家答疑
牙裂開最好的治療方法
2024-10-21美國牙齒種植體牌子有哪些
2024-10-21iti種植牙價格多少
2024-10-21裝假牙什么材質好又便宜
2024-10-21拔了牙齒一般要痛幾天
2024-10-21寶寶肚子咕嚕咕嚕響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小孩吃藥困難,能把藥放爽歪歪里一起喝
2024-10-21如何改善寶寶不好的睡覺習慣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