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發硬有腫塊小心子宮肌瘤 確診可試試這些常見的檢查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這對女性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那么,子宮肌瘤的表現有哪些?檢查方法有哪些?
醫生指出:假如女性身體出現小便次數增多、月經量多、下腹墜脹、肚子發硬等,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一番,這可能是子宮肌瘤的征兆。
自我識別子宮肌瘤就看這4點
1、是否出現腹痛
子宮肌瘤多數會伴有下腹、腰背或骶尾等部位的疼痛,如果這些部位經常疼痛就要引起注意了。隨著子宮肌瘤的增大,會壓迫到附近的器官組織,出現蒂扭轉、破裂甚至變性等,這些情況都會引起腹部疼痛。
2、是否有白帶異常
正常的白帶為量少略粘稠,蛋清樣的分泌物,在排卵期前后四五天會增多,沒有異味。當患上子宮肌瘤后,白帶分泌量會增多,甚至出現血性白帶,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大量膿血性排液,甚至有腐肉樣組織排出,伴有臭味。
3、是否月經量增多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同時伴有長期月經量增多,就更要警惕子宮肌瘤的可能。如果子宮肌瘤生長在粘膜下或肌壁間,多會出現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出血的情況。引起月經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隨著子宮肌瘤增長,子宮內膜面積會隨之增大,由于雌激素會作用到子宮內膜增生上,而子宮肌瘤妨礙子宮收縮,并影響血循環而使內膜充血。由于長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4、下腹包塊
肌瘤較小時在腹部摸不到腫塊,當肌瘤逐漸增大使子宮超過3個月妊娠大時可從腹部觸及。巨大的黏膜下肌瘤可脫出于陰道外,患者可因外陰脫出腫物就醫。
子宮肌瘤除了還會引起腹部疼痛、月經量增多、陰道不規則出血等癥狀,還會引發不孕,因此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女性的生殖健康。
子宮肌瘤常見的檢查方法
1、超聲檢查:目前臨床采用彩色B超檢查較為普遍。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子宮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子宮肌瘤內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以及周圍有否壓迫其他臟器等表現。另有助于區別子宮肌瘤是否變性或是否惡性變提供參考,又有助于卵巢腫瘤或其他盆腔腫塊的鑒別。
2、X光平片:子宮肌瘤鈣化時,表現為散在一致斑點,或殼樣鈣化包膜,或邊緣粗糙及波浪狀的蜂窩樣。
3、子宮輸卵管造影:理想的子宮造影不但可顯示粘膜下子宮肌瘤的數目、子宮肌瘤的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對粘膜下子宮肌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而且方法簡單。有子宮肌瘤處造影攝片顯示宮腔內有充盈殘缺。
4、探測宮腔:用探針測量宮腔,壁間子宮肌瘤或粘膜下子宮肌瘤常使子宮腔增大及變形,故可用子宮探針探測宮腔的大小及方向,對照雙合診所見,有助于確定包塊性質,同時可了解腔內有無包塊及其所在部位。
5、CT與MRI:一般不需使用此兩項檢查。CT診斷子宮肌瘤其圖象只表達特定層面內的詳細內容,圖象結構互不重疊。子宮良性腫瘤CT圖象是體積增大,結構均勻、密度+40~+ 60H(正常子宮為+40~+50H)。MRI診斷子宮肌瘤時,對子宮肌瘤內部有無變性、種類及其程度呈不同信號。
6、診斷性刮宮:小的粘膜下子宮肌瘤或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息肉不易用雙合診查出,可用刮宮術協助診斷。疑為粘膜下子宮肌瘤而診刮仍不能明確者,可采用子宮造影術。
子宮肌瘤的癥狀都非常的常見,反而容易被女性忽視,因此女性朋友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現自己有不適的癥狀,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
(責任編輯:莊閑婷 )
專家答疑
尋找治療抑郁癥的好醫院
2024-10-21宮頸糜爛治療后多久能要寶寶
2024-10-21產后 37 天惡露仍帶血色正常嗎?
2024-10-21妊娠期服用環丙沙星的影響有哪些
2024-10-21發生性行為后會懷孕嗎?
2024-10-212011 年患病至今未重視,現痛苦難
2024-10-21孕婦懷孕初期哪些食物不宜吃?
2024-10-21清宮后多久可以進行性生活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