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B超、CT檢查有何區別?看專家講解各自適應人群
去醫院看病,“CT”、“X光”、“B超”等這些醫學檢查項目對于人們來說并不陌生,這些都是重要的醫學影像學檢測手段,對疾病的診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不少患者也常常“一頭霧水”:這些檢測方法究竟是什么原理?什么樣的檢查最適合自己?是不是越貴的檢查越好……家庭醫生在線邀請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醫學科副主任李子平教授為大家解疑答惑。
李子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醫學科副主任
其實,各項檢查的成像原理各不相同、檢查手段各有所長,不同人群檢查的側重點也不同。李子平教授以胸部體檢為例:年紀比較大的人群適合做低劑量CT,年輕人做普通X線就行。如果是肝臟、腹部的檢查,一般先選擇做超聲檢查。
年輕人體檢適合做X光檢查
X光的原理就是X線穿過人體,通過接收器或者膠片,接受了這個衰減的信號以后,醫生就可以根據探測或者接收器的衰減信號,判斷肺部等有沒有病變。因為X光是穿過人體以后接收的,穿過人體的時候,前后邊就有重疊,或會把病灶也重疊在里面。所以心臟后邊的、脊柱旁邊的這些病灶,可能會因重疊看不到而導致漏診病灶。
李子平教授表示:一般來說,年輕人做胸部檢查,選擇X光胸片就可以了,因為四十歲以下的人群,肺癌發生率十分低。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做胸片檢查,主要看看有沒有肺結核、先天性病變等問題就夠了。
40歲以上人群建議定期做低劑量CT檢查
如果是四十五歲以上的高危人群,特別是有吸煙、有家族病史的,最好定期做胸部低劑量CT檢查。現在CT輻射的劑量已經比較低,以前做CT檢查大概等于300個胸片的劑量,現在已經達不到。比較好的CT掃描只相當于10張胸片的劑量,但是它能夠發現的病灶,比普通的X光要好很多。比如0.5厘米的病灶,X光檢查是看不到的,但CT可以看到;心臟后邊、脊柱旁邊的病灶,也是CT才能看到。針對四十五歲以上的病人,最好還是做CT檢查,雖然CT輻射劑量多一點,但相對性價比是最高的。
一般針對肺部檢查都會選擇CT,因為肺里面氣體比較多,磁共振信號比較差,對比小,用來做肺部檢查效果不佳,CT目前是最好的。但對于肝臟檢查一般不建議做CT,因為針對腹部檢查,CT射線會比較多。
超聲檢查并不會產生輻射
“如果檢查肝臟、胰、脾等地方,超聲檢查是最好的”,李子平教授說到。超聲檢查沒有輻射,看肝臟、胰、脾等地方效果也非常好。如果不是特殊部位的話,超聲診斷、發現病灶準確率,很接近CT。因此,若是要檢查肝、胰、脾的部位,建議體檢做B超,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好,做腹部磁共振也是可以的。
專家簡介:
李子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影像醫學科副主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射診斷專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科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腹部學組成員,廣東省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放射科醫師學會副主任委員。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肺部出現陰影是否一定需要手術切除?
2024-10-21兩個多月寶寶的養育需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女兒胃口不好該如何改善?
2024-10-21乳房有點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1寶寶到了年齡還不會走路是什么原因
2024-10-21小孩頭發很黃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1酒精對胰腺炎的影響程度如何?
2024-10-21伊曲康唑膠囊能用于哪些疾病的治療?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