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是怎么回事?了解介入治療的適應癥
什么是介入治療?介入放射學又稱介入治療學,是近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融合了影像診斷和臨床治療于一體的新興學科。它是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CT、超聲和磁共振等影像設備的引導和監視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過人體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創口將特定的器械導入人體病變部位進行微創治療的一系列技術的總稱。
介入治療的種類
介入治療的技術很多,首先可以分為血管性介入技術和非血管介入技術。大家都很熟悉的治療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冠狀動脈造影、溶栓和支架置入就是典型的血管性介入治療技術,而肝癌、肺癌等腫瘤的經皮穿刺活檢、射頻消融、氬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就屬于非血管介入技術。按照治療疾病所屬的系統,又可分成神經介入、心血管介入、腫瘤介入、婦產科介入、骨骼肌肉介入等。
介入治療的適應癥
能夠采用介入治療的疾病種類非常多,幾乎包括了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主要疾病,當然其優勢主要在于血管性和實體腫瘤的微創治療。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治療血管狹窄和閉塞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和血管支架置入術、治療動靜脈血栓的溶栓治療、控制出血(急慢性創傷、產后、炎癥、靜脈曲張等)、血管畸形以及動靜脈瘺與血管瘤的栓塞治療、預防肺栓塞的下腔靜脈濾器、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經頸靜脈途徑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S)技術、各種血管造影診斷、靜脈取血診斷等等。
腫瘤性疾病方面:包括腫瘤的供血動脈栓塞與藥物灌注、術前栓塞腫瘤血管、腫瘤經皮穿刺活檢、射頻消融、冷凍消融(氬氦刀)、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非血管介入技術包括各種經皮穿刺活檢術、各種非血管性腔道的成形術(包括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膽道等狹窄的擴張和支架)、實體瘤局部滅能術(經皮穿刺瘤內注藥術、射頻消融術)、囊腫膿腫引流術、造瘺術(胃、膀胱等)、膽道結石和腎結石微創取石術、骨轉移或椎體壓縮骨折的椎體成形術、神經叢阻滯術治療慢性疼痛等。
現在,大家了解介入治療是怎么一回事了嗎?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專家答疑
治療牙周炎用哪些藥效果較好
2024-10-22下體有異味應如何處理
2024-10-22尿糖高的原因是什么?一定是糖尿病嗎?
2024-10-22宮頸腺體囊腫應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2身上起紅疙瘩用哪些藥治療較好
2024-10-22腎虛陽痿可用哪些藥緩解,見效快的藥有
2024-10-22月經干凈后通常多久會排卵
2024-10-22早泄和陰莖短小的有效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