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了解冠心病的8種影像檢查項目
冠心病需要做哪些檢查呢?影像檢查是冠心病確診和治療過程中都不能少的,并且有很多影像檢查方法都適用于冠心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冠心病的8種影像檢查項目,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什么是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常被稱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圍可能更廣泛,還包括炎癥、栓塞等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癥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5種臨床類型。臨床中常常分為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那么,冠心病有哪些影像檢查呢?
冠心病的8種影像檢查項目
心電圖:心電圖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與其它診斷方法相比心電圖使用方便易于普及。當患者病情變化時便可及時捕捉其變化情況,并能連續動態觀察和進行各種負荷試驗以提高其診斷敏感性。無論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電圖變化。特別是對心律失常的診斷更有其臨床價值,當然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心電圖負荷試驗:主要包括運動負荷試驗和藥物試驗(如潘生丁 異丙腎試驗等)。心電圖是臨床觀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簡易方法。 當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可以記錄到心肌缺血的心電圖異常表現。但許多冠心病患者盡管冠狀動脈擴張的最大儲備能力已經下降,通常靜息狀態下冠狀動脈血流量仍可維持正常無心肌缺血表現心電圖可以完全正常,為揭示減少或相對固定的血流量可通過運動或其它方法給心臟以負荷誘發心肌缺血進而證實心絞痛的存在。運動試驗對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后的心功能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
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并編集分析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此技術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運用于監測電活動的研究,所以又稱Holter監測。常規心電圖只能記錄靜息狀態短暫僅數十次心動周期的波形 而動態心電圖于24小時內可連續記錄多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信號。可提高對非持續性異位心律,尤其是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及短暫的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因此擴大了心電圖臨床運用的范圍,并且出現時間可與病人的活動與癥狀相對應。
核素心肌顯像: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時可做此項檢查,核素心肌顯像可以顯示缺血區明確缺血的部位和范圍大小結合運動試驗再顯像則可提高檢出率。
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 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范圍等。并可據此指導進一步治療所應采取的措施。同時進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對心功能進行評價。冠狀動脈造影的主要指征為:①對內科治療下心絞痛仍較重者明確動脈病變情況以考慮旁路移植手術;②胸痛似心絞痛而不能確診者。
超聲和血管內超聲:心臟超聲可以對心臟形態室壁運動以及左心室功能進行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對室壁瘤、心腔內血栓、心臟破裂、乳頭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診斷價值。血管內超聲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及狹窄程度是一項很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
心肌酶學檢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上根據血清酶濃度的序列變化和特異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學改變便可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
心血池顯像:可用于觀察心室壁收縮和舒張的動態影像,對于確定室壁運動及心功能有重要參考價值。
以上8種檢查都適用于冠心病,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責任編輯:黃燕鳳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