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超和磁共振的區別
CT、B超和磁共振是現如今醫學上最常見的影像檢查手段,并且適用范圍較廣。那么,這3種醫學影響檢查有什么區別呢?是否可以互相代替呢?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的吧。
什么是醫學影像檢查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它包含以下兩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方向:醫學成像系統(medical imaging system)和醫學圖像處理(medical image processing)。前者是指圖像行成的過程,包括對成像機理、成像設備、成像系統分析等問題的研究;后者是指對已經獲得的圖像作進一步的處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來不夠清晰的圖像復原,或者是為了突出圖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對圖像做模式分類等等。
接下來,就了解了解最常見的3種影像檢查有哪些區別
CT、B超和磁共振的區別
CT對腫瘤分辨率高于B超,對于1~2厘米的小腫塊,CT顯示率為88%,B超是48%;對于腎癌的診斷率,CT準確率為90%,B超是44%。尤其是對于腦梗塞、腦出血、腦積水、腦動脈畸形、腦腫瘤等顱腦疾病的診斷,CT更為拿手。
但在膽囊疾病的診斷上,情況正好相反,B超診斷膽囊結石有高度準確性,一般準確率在95%以上,而CT診斷符合率較低;特別是B超對肝硬化、脂肪肝、脾腫大、肝癌、腸道病變準確率較高。由于CT每1 ~5秒鐘掃描一次,對心臟等器官的檢查不易獲得準確的信息,正常人平靜時呼吸至少3秒鐘一次,受呼吸影響的腹腔器官,如肝、脾,做CT檢查時要病人暫停呼吸,幼小者、精神失常者、肺功能不全者就不能配合,也就無法檢查,做B超則無這種限制。
核磁共振成像術(簡稱MRI)最大的優點是對人體不產生損害,它可以像我們平時看電視一樣,不僅能顯示病變組織,還能反映活體組織功能和代謝過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對于骨、關節、脊髓、盆腔臟器、前列腺、膀胱、子宮、卵巢、心臟大血管病變及心肌梗塞的診斷尤為準確。
因此,3種影像檢查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哦。
(責任編輯:翟福娣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