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CT檢查的各種作用
CT檢查可以更清晰明了的找出胃病的具體原因,因此是做為普遍的胃病檢查方法之一。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胃病CT檢查的各種作用都是什么,感興趣的朋友們繼續往下看吧。
胃病的常見原因
生活習慣:長期喝烈酒,濃茶,濃咖啡,吃辛辣和粗糙的食物,過冷、過熱的食物和飲料,吸煙等不合理生活習慣。過于粗糙的食物均可刺激胃黏膜,破壞黏膜屏障。
藥物影響:經常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害和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質激素,抗腫瘤藥物等。阿司匹林等藥物干擾胃黏膜上皮細胞合成硫糖蛋白,使胃黏液減少,脂蛋白膜的保護作用減弱,以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和出血等病理過程,前列腺素合成受抑制,胃黏膜的修復亦受到影響。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腎炎,尿毒癥,重癥糖尿病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狀、革蘭陰性、微需氧性細菌。人群中幾乎一半終身感染,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腸球部。
接下來,就一起看看CT對胃病都有哪些作用吧。
胃病CT檢查的各種作用
用于胃腸道:CT檢查可直接顯示癌組織本身,對中、晚期癌造成的胃腸腔內腫塊,胃腸壁浸潤增厚和胃腸外侵犯等病變的判斷有其特殊價值。眾所周知,胃腸壁的厚度與胃腸腔的擴張程度關系極大;加上CT平掃和增強掃描均難以對胃腸壁的各層組織結構區作出分辨;CT也不易對局限性增厚的胃腸壁作出定性判斷,因此CT對早期胃腸道癌腫的發現和診斷作用不大。但CT可顯示癌腫的漿膜面侵犯情況,腫瘤一旦侵及漿膜層,預示腫瘤已有腹膜腔內擴散的信號。癌腫侵入周圍臟器,特別是重要臟器,CT能顯示胃腸腫瘤向周圍臟器浸潤。
用于胃腸道梗阻的診斷:CT獨特的成像技術有其重要的價值,它在小腸梗阻的確定和病因診斷中,其敏感性高達94%-100%,正確性也可達90%-95%。急慢性胃腸道梗阻伴胃腸腔內大量潴留,如胃幽門梗阻和單純性、絞窄性腸道機械性梗阻時,平片、造影診斷均不理想。CT對此確有其優勢,它能容易地判斷擴張腸腔的程度、部位;區別胃腸腔內潴留液與腸壁組織;直接顯示梗阻端胃腸腔內,腸壁內、外造成梗阻的病變,如腫瘤、結石等;也能對機械性與麻痹性腸梗阻作出鑒別;對腸梗阻后的并發癥如穿孔、絞窄作出判斷。可以預測隨著經驗的積累,CT將成為胃腸道梗阻時唯一有效的診斷手段 。
用于腹內中空臟器穿孔的診斷CT橫斷面掃描可避免X線平片檢查時腹內臟器前后相互重疊的影響,數字成像系統的高密度分辨率,有利于較少、小氣體影及隱藏于臟器裂隙間和后腹膜腔內游離氣體的辨認。此外,CT還能直接顯示空腔臟器壁的病變形態、大小、與鄰近組織的關系,不僅能夠作出穿孔的診斷,還能對穿孔部位、 原因及并發癥作出判斷。
因此,確診胃病時CT檢查不能少哦。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