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細胞瘤的影像檢查
骨巨細胞瘤的影像檢查最常用的是X線、CT和磁共振,這3種檢查都可以適用于骨巨細胞瘤。如果你對這3種骨巨細胞瘤的影像檢查不夠了解,不如就繼續往下看看具體的介紹吧。
骨巨細胞瘤的癥狀
骨巨細胞瘤癥狀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伴有腫脹、活動受限,病程從數周至數月不等,無特異性表現,不易從癥狀方面與其他骨腫瘤區別。
骨巨細胞瘤多為單發病變,常見部位是長骨的骨端,最常見的部位是股骨遠瑞、脛骨近端、橈骨遠端,也可見于骶骨、脛骨遠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和腓骨近端。偶見于手及足部的小骨、胸腰段的椎體和肋骨。
接下來,一起了解了解骨巨細胞瘤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骨巨細胞瘤的影像檢查
X線檢查:病變多顯示中央或偏心性溶骨性破壞,并侵及干骺端,可完全破壞軟骨下骨質,一般情況下,病變邊界較清楚,呈膨脹性改變,其內可見纖細骨嵴,呈“分葉狀”或“皂泡樣”改變,部分病例可沒有膨脹性改變,腫瘤可破壞或突破骨皮質,進入周圍軟組織,形成軟組織內腫塊,骨膜反應一般不存在,常可伴有病理性骨折,位于骶骨的骨巨細胞瘤,病變往往是偏心性,且常累及一側骶髂關節,而脊索瘤往往位于骶骨中央,位于脊椎部位的骨巨細胞瘤病變易累及椎體及椎弓根,脊柱后凸繼發于椎體塌陷,累及脊椎前部結構是骨巨細胞瘤的特點,而動脈瘤樣骨囊腫、成骨細胞瘤常破壞脊椎后部結構,部分骺板未閉合的病人,溶骨性破壞發生于干骺端,進而穿過骺板累及骺端,X線片可顯示其一般特點,但仍不足以確診。骨巨細胞瘤均表現為溶骨性破壞,并有很寬的移行帶,病變區的骨皮質常膨脹變薄,病變內殘留的骨嵴在X線上表現為分隔現象,腫瘤也可以侵入周圍的軟組織。一些侵襲性的溶骨性病變的X線表現類似于骨巨細胞瘤,如動脈瘤樣骨囊腫。
CT檢查:CT檢查對確定腫瘤邊界方面超過X線片,腫瘤呈實體性改變,CT值與肌肉相近,有時腫瘤內含有囊腔,但很少看到液體平面,反應性骨殼與正常骨皮質不同,較少鈣化,CT檢查對于明確與關節軟骨及關節腔的關系和腫瘤侵犯周圍軟組織的程度很有幫助,新型的雙螺旋CT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后,可進行各層面的重建顯示腫瘤內的血管,可以替動脈造影。
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骨巨細胞瘤最好的成像方法,它具有高質量的對比度和分辨率,腫瘤在縱向弛豫時間(T1加權像)呈現低強度信號,在橫向弛豫時間(T2加權像)表現為高強度信號,因此看髓內病變最好用T1加權像,在觀察皮質外病變時最好用T2加權像,MRI在顯示任何骨外的侵犯及關節累及程度有優勢,而CT對于觀察骨皮質破壞及反應性骨殼具有特點,MRI及CT對早期發現腫瘤的復發非常有用,絕大多數病變由數量不等的存活組織和壞死組織混合構成,這樣的病變其MRI信號不均勻,高信號和低信號區相間存在。
在做骨巨細胞瘤影像檢查時要積極配合醫生。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