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CT和MRI檢查的作用
脊髓損傷后,為了了解損傷的程度需要做影像檢查來輔助治療。而脊髓損傷最常見的影像檢查就是CT和MRI兩種,這兩種檢查對脊髓損傷治療會有哪些作用呢?下面就來了解了解吧。
脊髓損傷的癥狀
脊髓震蕩:脊髓損傷后出現短暫性功能抑制狀態。大體病理無明顯器質性改變,顯微鏡下僅有少許水腫,神經細胞和神經纖維未見破壞現象。臨床表現為受傷后損傷平面以下立即出現遲緩性癱瘓,經過數小時至兩天,脊髓功能即開始恢復,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經系統的后遺癥。
脊髓休克:脊髓遭受嚴重創傷和病理損害時即可發生功能的暫時性完全抑制,臨床表現以遲緩性癱瘓為特征,各種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喪失。其全身性改變,主要可有低血壓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動過緩,體溫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礙等。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CT和MRI對脊髓損傷的作用吧。
脊髓損傷CT和MRI檢查的作用
CT:常規x線檢查脊椎骨折損傷常常遺漏微小骨折,而且不能清楚的顯示椎管和椎管內的改變,使用連續薄層CT掃描,可以顯示出x線片顯示不清楚的部分,了解椎體骨折移位,特別是椎體后緣骨折塊及向椎管內移位程度,關節突骨折移位、椎板骨折下陷突入椎管的情況。并可在CT片上測量椎管狹窄程度,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的程度。所以CT用于檢查脊椎損傷合并脊髓神經損傷非常重要,并為手術入路及內固定物選擇提供重要的依據。
MRI:MRI在脊髓損傷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日趨廣泛,其作用也為人們逐漸認識,與其他影像學技術相比,MRI能夠將神經組織直接成像、為其獨到之處,從而使臨床醫生對脊髓本身病理改變的判斷更為精確,這一特性對于脊髓損傷程度的臨床判斷,以及治療選擇帶來了極大的便利。MRI能從縱及橫的方向同時清楚顯示脊椎及脊髓的改變,在縱向側位斷層片上,不但能清楚顯示出椎體、椎板移位壓迫脊髓的情況,并能清晰顯示脊髓損傷情況。如脊髓中心出血受壓迫情況、橫斷脊髓的部位、范圍、長度等。并可區別脊髓慢性損傷改變的脊髓軟化、創傷后脊髓囊腫、脊髓空洞形狀及創傷后粘連、血管改變。所以MRl成像不僅可顯示脊椎、脊髓的損傷情況,還可早期診斷脊髓病理改變。根據脊髓損傷病灶的性質和范圍,判斷其預后及指導臨床治療。
CT和MRI檢查脊髓損傷并不沖突,也許會兩者都需要檢查。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