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核磁共振檢查的優勢
乳腺檢查是女性體檢項目之一,然而乳腺檢查的方法有很多,哪種最適合女性朋友呢?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乳腺核磁共振檢查的優勢,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核磁共振的原理
原子核帶有正電荷。各種元素的原子核,如像1H、19K和31P等具有自轉運動,類似一個小磁棒。此時如外加磁場,該原子核的自旋則受其影響而重新排列,再使接觸一定頻率的無線電波后,可吸收一定能量并出現共振現象,此即為磁場共振。NMR光譜學就是在這一大批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此種顯象則是對共振效應在空間上定位以使其產生影像。也就是說,當無線波停止發射后,已經激化的原子核則又重新返回到在磁場中的自然排列狀態,于此同時將所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在此釋放過程中就產生一種信號,當此信號具有一喧強度時即可被檢出。并根據此種信號之間的差異進行空間分辨,如此即可獲得一個運動中的原子核分布圖象,1H(即質子)在人體內分布廣泛,且其信號較強,故目前多用其作為NMR圖象。
與此同時,乳腺核磁共振檢查的優勢都有哪些呢?
乳腺核磁共振檢查的優勢
乳房磁共振是一種無放射性損傷的檢查方式。磁共振是通過強磁場作用于人體,對比人體組織中的質子(人體中,主要存在于水和脂肪中)受到高頻電磁波激發后產生的能量變化來成像。它避免了鉬靶X射線對人體的微量射線影響,是一種安全無害的檢查方式。因為地球就是一個大磁場,人從出生就生活在磁場中。
乳房磁共振成像不受乳房密度的影響,具有良好的分辨率,能夠三維立體觀察病變,可清晰地將正常乳房腺體與病灶分辨開來,尤其適合于乳房腺體致密的年輕女性和腫塊較小的早期乳房癌病人的篩查。
乳房磁共振檢查在檢測多病灶的乳房癌、評估淋巴結是否存在轉移、乳房癌手術前化療療效以及乳房癌術后隨訪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它不僅彌補了鉬靶對致密型乳房的病灶檢出率相對較低、對脂肪型乳房病灶診斷特異性差的缺點;也彌補了B超對微小病灶難以定性的缺點。因此,越來越多的乳腺專業醫療機構將磁共振作為常規檢查。
不過,是否適合做乳腺核磁共振檢查應結合實際情況哦。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