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癥狀需要做腦電圖? 腦電圖的種類有哪些?
哪些癥狀需要做腦電圖? 腦電圖的種類有所不同,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然而,出現了哪些癥狀是需要做腦電圖檢查的呢?接下來,不如就來一起了解了解需要做腦電圖的癥狀以及腦電圖的種類都是怎樣的吧。
應該做腦電圖的癥狀
癲癇:是癲癇診斷和分型的重要檢查手段,并能幫助觀察治療效果和判斷預后,在癲癇診治方面目前尚無任何檢查手段可以替代腦電圖。
腦外傷:普通檢查難以確定的輕微腦損傷腦電圖可能發現異常,如腦震蕩時CT可表現為正常,而腦電圖可有異常。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如各種腦膜炎、腦炎、腦寄生蟲病等。
頭痛、頭暈、暈厥、睡眠障礙、精神和情緒障礙等。
意識障礙,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缺氧、藥物中毒時都可以出現腦電圖異常。
對診斷腦腫瘤有一定幫助。
腦血管病: 腦出血、腦梗塞。
智能障礙的疾病,如先天性癡呆、腦積水、智力低下、腦癱等。
代謝性疾病,如肝性腦病、肝豆狀核變性、尿毒癥等各種腦病。
那么,腦電圖有哪些種類呢?
腦電圖的種類
常規腦電圖:一般記錄時間為30分鐘左右,監測時間短特別是缺乏睡眠狀態時常難以記錄到癲癇樣放電,所以目前使用率呈下降趨勢。
動態腦電圖監測(ambulatory EEG monitoring,AEEG):通常可連續記錄24小時左右,因此又稱24小時腦電圖監測。采用便攜式記錄設備,病人的活動相對不受限,優點是在完全自然活動的條件下記錄腦電圖,但由于沒有錄像設備,不能觀察病人發作中的情況。主要適用于發作頻率相對稀少、短程腦電圖不易記錄到發作者;或癲癇發作已經控制,準備減停抗癲癇藥前或完全減停藥物后復查腦電圖的患者。
視頻腦電圖監測(video-EEG,VEEG),是在腦電圖設備基礎上增加了同步視頻設備,從而同步拍攝病人的臨床情況,易于觀察癲癇發作與腦電圖變化間的實時關系。監測時間可根據需要靈活掌握,但鑒于監測時間延長導致費用增多、有限的資源使病人預約等候時間長等情況,如果監測目的主要用于癲癇診斷和藥物治療而不涉及外科手術,一般監測數小時并能記錄到一個較為完整的清醒-睡眠-覺醒過程,其陽性率與24小時動態腦電圖近似,是目前診斷癲癇最可靠的檢查方法,并有逐漸取代動態腦電圖監測的趨勢;對于術前評估病人,根據其發作頻率適當延長監測時間,以監測到該病人經典的癲癇發作類型為目的。
以上關于腦電圖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