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的影像學檢查宜首選MRI
腦瘤的癥狀一般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視力減退,反應遲鈍,生活懶散,也可表現為脾氣暴躁,易激動,精神不安或淡漠,可發生癲癇,甚至昏迷。那么哪些檢查適用于腦瘤這種疾病呢?下面讓小編為你解答。
專家介紹,其實腦瘤的診斷并不困難,除了依據詳細病史和上述癥狀表現外,還要做核磁(MRI)檢查、CT掃描、X線平片等來做診斷。
腦瘤的影像學檢查
1、核磁(MRI):腦瘤的影像學檢查宜首選MRI,因其敏感,能更好地顯示腦瘤及其與周圍組織的解剖關系。
2、CT掃描:常規CT掃描僅能發現較大的腦瘤病變。高分辨率多層冠狀位重建CT在增強掃描檢查時可發現較小的腦瘤。
3、頭顱X線平片:頭顱X線平片在顱腦疾病診斷上具有一定價值。根據頭顱平片上所觀察到顱骨的大小、形狀、骨質破壞及增生異常等變化來分析顱內疾病。如果腫瘤接近顱骨,X線平片可顯示局部顱板骨質吸收、破壞或增生。腫瘤造成顱內壓增高時,可顯示腦內壓跡增多。有些腫瘤常發生鈣化,如顱咽管瘤、少支膠質細胞瘤、腦膜瘤等。X線平片顯示病人顱骨的解剖特點,為開顱手術提供必要的信息。故頭顱X線平片對腦瘤的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腦瘤的MRI和CT檢查詳情
CT對確定有無腫瘤,并作出定位與定量診斷相當可靠,對定性診斷也有幫助。
常見腦瘤多有典型的CT表現,70%~80%的病例可作出定性診斷。例如腦膜瘤多表現為高密度,邊界清楚,球形或分葉狀病灶,且與顱骨、小腦鐮或小腦幕相連。病灶有增強。轉移瘤多在腦周邊,呈小的低、高或混雜密度病灶,增強檢查,低密度病灶周圍可出現環狀增強,高密度病灶可均勻增強。病灶多發性對診斷意義較大。鞍上有增強的稍高密度灶多為垂體瘤有鞍上延伸。鞍上低的或混雜密度病灶,有增強多為顱咽管瘤。松果體生殖細胞瘤,病灶出現于松果體區,呈稍高密度并有點狀鈣化病灶,增強明顯。聽神經瘤為橋小腦角區的低或稍高密度病灶,有增強,同時可見內耳道擴大與破壞。但僅依CT表現而不考慮腫瘤部位,則診斷困難。由于常見腫瘤有時出現不典型CT表現,而一些少見腫瘤還可出現常見腫瘤的典型表現,致使診斷不夠準確。由于CT表現反映的不是腫瘤細胞,因此,難于確定其組織學類型。
MRI因無骨骼偽影干擾,且有多維掃描斷面和多種參數成像的優點,適宜于鞍區(圖5-1-6A、B)和顱底特別是后顱凹病變的觀察;應用血管的流空效應不用造影劑即可顯示腫瘤與周圍血和賓關系和供血情況。Gd-DTPA的應用可早期發現微小聽神經瘤、垂體微腺瘤以及腫瘤的腦膜侵犯。MRI對鈣化病變的顯示不如CT敏感。
(責任編輯:翟福娣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