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檢查會對受檢者造成輻射損害嗎?
一提到核輻射,許多人就認為一定會致命。但你可知道當核輻射被應用于醫療領域時,它也能治病?由于在核醫學科被一道防輻射門緊緊的關閉著,門上還貼著“小心輻射”的標語,讓人們對核醫學產生恐懼。那么,核醫學檢查安全嗎?是否受到“核”輻射就會造成傷害?下面讓小編為你細細解答。
核醫學檢查使用放射性藥物對人體無害
首先我們要知道,日常生活中來自各種射線的輻射是無處不在的:自然界空氣、土壤中存在著多種天然放射性核素,使我們每日都要接受本底照射;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等的居家生活也會使我們受到一定劑量的輻射;一次長途空中飛行所受到的輻射可能要比接受一次核醫學檢查高很多……而相對于這些已有的放射源,核醫學檢查所帶來的輻射劑量并沒有顯著的增加,因為核醫學診療過程中所用的放射性藥物,其用量本身都被嚴格控制在絕對安全的范圍之內,不會對受檢者造成輻射損害。
臨床上利用核技術作為檢查的醫療手段,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專家表示,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核醫學檢查(PET/CT、SPECT/CT等)雖是讓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靜脈注射或口服),但由于劑量微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更無需進行特別的防護,對公眾更是安全的,這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相關文件是有明確結論。當然,除非有很明顯的臨床指征,對孕婦在接受診療時所施用的放射性藥物應適當注意控制。同時,婦女在使用放射性藥物檢查期間盡可能避免懷孕,和普通的X線和CT等檢查相似。
臨床上核醫學常用于甲亢、甲狀腺癌、癌癥骨轉移、心肌缺血、腎功能檢查、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的診斷中,應用非常廣泛,這是無創低輻射的檢查,有些檢查患者所接受的輻射相當于普通的X線檢查的一半或更低。專家指出,在進行相關檢查后,無須與外界隔離,保持在通風環境中及多喝水及即可消除身體里攜帶的放射性物質。由于運用于醫學的放射性物質屬于一種低能量、短半衰期的射線,一般在數小時以后,輻射就會因核素衰變而消失,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以分子影像為代表的核素功能顯像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分期、預后判斷及療效觀察等,目前在發達國家每三個患者中就有一位在診療中使用核醫學檢查。然而,我國對核醫學技術的應用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核醫學的輻射問題,認識到放射性核素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將核醫學技術合理運用于臨床與科研實踐中,以促進提高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水平。
(責任編輯:余錦家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