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科儀器的對兒童危害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輻射。它有a、β和γ三種輻射形式。a輻射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B輻射是高速電子,皮膚沾上后燒傷明顯:γ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筑物,危害距離遠。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范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
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照射。Y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內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癥狀有: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發、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癥、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影響幾代人的健康。一般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癥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的需要,應該讓孩子遠離這些儀器。
我們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與射線"親密接觸",盡管看不見摸不著,卻都在不知不覺中承受著射線的輻照: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時時處處就籠罩在我們的上空;地球上的土壤、巖石和水源中也存在著微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人類的各項生產、消費活動中,也會產生放射性,比如我們每天觀看電視節目,電視機的顯像管受到高速電子的轟擊,也會有微量的放射線產生,此外,手機、電腦等等都會有微量輻射。這一切所構成的基礎輻射我們稱為放射性本底。相對于這些已有的放射源,核醫學所帶來的輻射劑量并沒有顯著的增加,因而不會對受檢者造成危害,而且在核醫學診療過程中所用的放射性藥物,其用量本身都被嚴格控制在絕對安全的范圍之內,可以說核醫學是十分安全的。
(責任編輯:吳任飛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