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CT、磁共振、X光到底該做哪個?
“大夫,磁共振太貴了,我做X光行不行?”“大夫,直接做CT吧,不是比X光片更好嗎?”門診工作中經常碰到一些患者要求做CT來替代普通X光片檢查或者要求用磁共振代替CT檢查,認為磁共振比CT清楚,CT比X光檢查清楚。
專家指出,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不正確的,從醫學角度講,各種檢查手段是不能互換替代的,在診斷病情時是需要有機結合的。
彩超、CT、磁共振、X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應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取檢查方式。
X光檢查是初篩、對體內異物診斷直觀
X光檢查是傳統的影像學檢查手段,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對于有移位骨折、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心肺器質性疾病、消化系統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另外,X光片還能拍攝動力位相,能發現患者在改變體位時才感覺到不適的疾病。尤其是動力位片檢查,目前在國內極少能用磁共振替代X光檢查的。X光檢查費用低廉,投照量小,適合絕大多數患者常規檢查。
CT更適合于檢查腦部疾病、腫瘤、出血等
CT的缺點是空間分辨率低,優點是密度分辨率大,所以對器質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優勢,尤其對密度差異大的器質性占位病變都能檢查出來并做出定性診斷。
但最適于CT檢查的病是腦部疾病,其中對腫瘤、出血及梗塞等病檢查效果最好,其次是腹部實質臟器的占位病變,如肝、脾、胰、腎、前列腺等部位的腫瘤,對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的腫塊也能顯示并做出診斷;再次則是對胸腔、肺、心腔內的腫塊,脊柱、脊髓、盆腔、膽囊、子宮等部位的腫塊檢查。CT對腫瘤、腫塊、出血等易于查出;但病變太小,尤其小于6毫米的病變,CT則難查出。
核磁共振診斷更精細且沒有傷害
核磁共振最大的優點是對人體不產生損害,它可以像我們平時看電視一樣,不僅能顯示病變組織,還能反映活體組織功能和代謝過程中的生理生化信息。對于骨、關節、脊髓、盆腔臟器、前列腺、膀胱、子宮、卵巢、心臟大血管病變及心肌梗塞的診斷尤為準確。對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觀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變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進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診斷,可作多個切面圖,空間分辨率高,顯示心臟及病變全貌,及其與周圍結構的關系;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的體層圖像,不會產生CT檢測中的偽影;不需注射造影劑;無電離輻射,對機體沒有不良影響。
超聲檢查在臟器疾病診斷上不可替代
超聲診斷技術作為影像診斷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確有許多優于CT、核磁共振的特點。它不但能發現腹部臟器的病變情況,而且可以連貫地、動態地觀察臟器的運動和功能;可以追蹤病變、顯示立體變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層的限制。B超對實質性器官(肝、胰、脾、腎等)以外的臟器,還能結合多普勒技術監測血液流量、方向,從而辨別臟器的受損性質與程度。
(責任編輯:吳任飛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