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影像檢查有哪些?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松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松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于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下面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病因
氣虛
或因稟賦素虧,思慮傷脾,致脾虛氣陷,健運失司,肌肉不堅,胃腑失固而下垂,或因素體陰虛,嗜茶多飲傷陌,過食寒涼傷脾,致中焦升降失司,水津停滯,化為痰飲,氣血無生,經筋失養而下垂。
血瘀
多因氣虛日久,運血無力,或久病入絡,血脈不通,而變生瘀血。血瘀是近年來引起人們重視的病機之一,有人曾系統調查過67例胃下垂患者,發現其中有血瘀舌象者占44.8%,有血瘀脈象者占35.8%。另外,光纖胃鏡也發現有胃粘膜充血或粘膜蒼白、靜脈顯露的瘀血現象。臨床上也證實,用常規升提之法未見效者,加用活血化瘀之法可明顯提高療效。
陰虛
多因素體陽虛,或久病多產育傷及陰血,五志氣火內燔,致胃陰不足,胃之筋脈失于濡潤,緩縱不收,造成胃下垂。
臨床表現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癥狀,下垂明顯者可以出現如下癥狀:
1、腹脹及上腹不適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于餐后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后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3、惡心、嘔吐
常于飯后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惡心、嘔吐。
4、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可能由于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5、神經精神癥狀
由于胃下垂的多種癥狀長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抑郁等神經精神癥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危害
1、每于餐后、站立或勞累后不適感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惡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
2、胃下垂嚴重時,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內臟下垂的現象。
3、長期胃下垂患者會由于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消瘦等因素,引發頭昏、頭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癥狀,少數甚至出現憂郁癥的癥狀。
影像檢查
1、上腹壓痛不固定,可隨體位改變,某些患者觸診時可聽到臍下振水聲,也有少數下垂明顯者同時有肝、右腎及結腸下垂征象。
2、超聲波檢查:飲水使胃腔充盈后,超聲波測出胃下緣下移入盆腔。
3、X線鋇餐檢查:為胃下垂最可靠診斷方法。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彎切跡低于髂脊連線水平1~5厘米為輕度,6-10厘米為中度,11厘米以上為重度。
診斷
依據患者病史及臨床表現:胃腸功能低下和分泌功能紊亂,常出現飽脹不適、厭食、噯氣、便秘、腹痛等,餐后站立過久和勞累后加重;體檢一般體形消瘦,立位時,下腹部有時呈“葫蘆樣”外形,胃區可有振水音,上腹部易觸到明顯的腹主動脈搏動,通常伴有肝、脾、腎和結腸等器官的下垂。疑胃下垂患者主要依靠X線檢查確診。
胃下垂癥狀表現
1、腹脹及上腹不適:患者多會感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多位持續性隱痛,常與飯后發生,進食量越大,疼痛時間越長。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后活動一般都會使疼痛加劇。
3、惡心、嘔吐:常于飯后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體現。這主要是由于一次進食大量的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的牽引力而導致疼痛,隨之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
4、便秘:便秘多為頑固性,主要原因可能因同時又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導致排便過程緩慢。
5、精神癥狀:因患者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使患者精神負擔過重,常會出現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憂郁等神經精神癥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癥狀。
6、體檢:胃下垂患者一般都體型消瘦,上腹部壓痛點因立臥位變動而不固定,觸擊腹部可聽到臍下有振水聲。
(責任編輯:吳任飛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