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由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稱為癌,如肺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就形成肺癌,胃上皮細胞發生惡變就形成胃癌等等;另一類由間葉組織發生惡變的稱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等。人們對癌聽得較多,而對肉瘤聽得較少,這與癌病人遠比肉瘤病人為多有關。臨床上,癌與肉瘤之比大約為9:1。癌作為一類惡性腫瘤,是由人體內正常細胞演變而來的。正常細胞變為癌細胞后,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人體無法約束它,產生所謂的“異常增生”。異常增生是相對于細胞的正常增生而言的。人體細胞有一個生長、繁殖衰老、死亡的過程。老化的細胞死亡后就會有新生的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功能??梢姡梭w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生。但是這種正常細胞的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正是由于這種惡性增生,使人體大量營養物質被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癥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后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其后果極為嚴重。下面趕緊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情況吧。
放射治療的禁忌癥:
1、癌變范圍廣泛,放療將引起廣泛肺纖維化和呼吸代償功能不全。
2、全身或胸膜、肺廣泛轉移者。
3、癌性空洞和巨大癌腫,后者放療會促進空洞形成。
4、高度肺氣腫,放療將會引起呼吸功能不全。
5、健康情況不佳,呈現惡病質。
放射治療注意事項:
1、放射治療前患者必須要有明確的診斷,一般應當有病理或細胞學診斷。
2、放射治療前應當根據病變部位、病理類型、浸潤范圍、患者的年齡、一般情況來決定采用根治性放療還是姑息性放療或對癥性放療。
3、放射治療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緊張情緒,密切配合,順利完成治療計劃。
4、對于全身狀況較差者,在放療過程中,可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同時給予益氣補血、養陰生津中藥,提高機體免疫力。
5、放療過程中,放療醫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及時對癥處理。
6、對于頭頸部腫瘤照射野包括口腔時,要事先潔齒并拔除不健康的牙齒,待創面愈合后方可放療。
7、照射野局部要保持清潔,避免物理和化學刺激。
8、癌癥晚期合并貧血、消瘦、處于惡液質狀態者,禁用放療。
9、腫瘤所在的臟器有穿孔可能時,慎用放療。
10、心、肝、腎重要臟器功能有嚴重損害者,禁用放療。
11、嚴重的全身感染、敗血癥、膿毒血癥未控制者,禁用放療。
12、過去曾做過放療皮膚或局部組織器官受到嚴重損害,不容許再行放療者,禁用放療。
13、治療前血色素低于80g/L,白細胞低于3.0×109/L,血小板低于5.0×109/L者,慎用放療。
14、放療結束后應當定期復查,長期隨訪,觀察療效和遠期不良反應。
腫瘤放射治療是利用放射線如放射性同位素產生的α、β、γ射線和各類x射線治療機或加速器產生的x射線、電子線、質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方法。
腫瘤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就是用放射線治療癌癥。放射治療已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在倫琴發現X線、居里夫人發現鐳之后,很快就分別用于臨床治療惡性腫瘤,直到目前放射治療仍是惡性腫瘤重要的局部治療方法。大約70%的癌癥病人在治療癌癥的過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療,約有40%的癌癥可以用放療根治。放射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放射治療已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放射療法僅有幾十年的歷史,但發展較快。由于超高壓治療機的使用,輔助工具的改進和經驗的積累,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目前已成為癌癥治療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中國約有70%以上的癌癥需用放射治療,美國統計也有50%以上的癌癥需用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幾乎可用于所有的癌癥治療,對許多癌癥病人而言,放射治療是唯一必須用的治療方法。
生物治療
成千上萬的人單用放射治療或并用放射治療、手術治療、化學治療和生物治療后,治愈了他們的癌癥。醫生在病人手術前,可以用放射治療來皺縮腫瘤,使之易于切除;手術后,用放射治療來抑制殘存癌細胞的生長。
放射治療的適應證
根治性放射治療的適應證是直徑5cm以下的T1T2期腫瘤也有把直徑大于5cm的T3期和對鄰近臟器有浸潤的T4期腫瘤作為根治性放射治療對象對于發生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病人也適應做根治照射但淋巴結轉移對局部控制不利
照射方法及分割照射:標準的放療應覆蓋直腸周圍和會陰部如果有腹股溝和髂淋巴結轉移亦應覆蓋這些部位照射野上緣在骶髂關節的下端左右為兩側腹股溝淋巴結下緣多在包括會陰部的小骨盆
常采用的放療方式有對向二野或三野四野照射有時也可直接會陰區照射照射時應盡量避免小腸受到照射前后對向二野照射以30~45Gy/1.8~2Gy照射后再對腫瘤行四野照射旋轉照射等9~20Gy/1.8~2Gy的追加照射追加照射時大于45Gy照射小骨盆結束4~6周后進行療效判定也有于此后再追加照射的但最好還是首次根治性放療時盡量迅速照射完全療程關于照射劑量和范圍不同的研究采用的方法也有所差異照射直腸和會陰區外的放射治療(external beam radio therapyEBRT)最小劑量一般為45~50Gy;一項回顧性分析顯示當EBRT大于55Gy時照射劑量與局部控制率呈劑量效應相關對于那些沒有行聯合化療或僅行部分切除的Ⅲ期病人EBRT照射劑量可增加19~25Gy使總劑量達55~67Gy照射劑量的補償方式可采取多種形式如光量子四合野外照射光量子或電子的直接會陰區照射間歇性近程放射治療(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等192Ir(iridium)植入性近程治療僅適用于Ⅲ期的臨床個體化治療長期照射治療的并發癥主要有肛門潰瘍出血壞死狹窄和肛瘺發生率為10%~30%有6%~12%的病人需行結腸造口術這些并發癥主要與放射劑量較大有關不建議對腹股溝區進行預防性的照射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是使用專用的立體定位裝置,通過CT或MΓI掃描定位,利用聚焦的原理,將各個照射野或照射弧的放射線集中到腫瘤區(靶區),而靶區周圍正常組織受量很少。根據腫瘤特點可進行單次立體定向放射外科(SRS)和分次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SRS多見于頭部γ-刀治療,用于顱內動靜脈畸形、腦功能疾病、腦轉移瘤、腦膜瘤、聽神經瘤、顱咽管瘤、垂體瘤、膠質瘤等的治療。SRT多見于頭體部X-刀、體部γ-刀,不僅可用于顱內病變,也可用于肺癌、肝癌、胰腺癌、腎上腺腫瘤及腹、盆腔腫瘤的治療。SRS和SRT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它放療方法結合使用。
醫學界為了統計癌癥病人的存活率,比較各種治療方法的優缺點,采用大部分患者預后比較明確的情況作為統計指標,這就是醫生常說的五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系指某種腫瘤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達有其一定的科學性。某種腫瘤經過治療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其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因腫瘤進入晚期而去世。轉移和復發大多生在根治術后三年之內,約占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術后五年之內,約占10%。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后五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種癌癥的療效。術后五年之內,一定要鞏固治療,定期檢查,防止復發,即使有轉移和復發也能及早治療。另外,也有用三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表示療效的。
(責任編輯:吳任飛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