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小百科
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優點
介入治療其特點是創傷小、簡便、安全、有效、并發癥少和住院時間明顯縮短。
一、對于需內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內科治療優點在于:
藥物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不僅可大大提高病變部位藥物濃度,還可大大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
二、對于需外科治療類疾病,介入治療相對與外科治療優點在于:
1、它無需開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幾毫米的皮膚切口,就可完成治療,表皮損傷小、外表美觀。
2、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從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險性。
3、損傷小、恢復快、效果滿意,對身體正常氣管的影響小。
4、對于目前治療難度大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盡量把藥物局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腫瘤在介入治療后相當與外科切除。
正由于以上諸多優點,許多介入治療方法成為了一些疾病(如:肝癌、肺癌、腰椎間盤突出癥、動脈瘤、血管畸形、子宮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常用技術
按器械進入病灶的路徑分為: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內介入。
血管內介入是指:使用1-2mm 粗的穿刺針,通過穿刺人體表淺動靜脈,進入人體血管系統,醫生憑借已掌握的血管解剖知識,在血管造影機的引導下,將導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過導管注射造影劑,顯示病灶血管情況,在血管內對病灶進行治療的方法。包括:動脈栓塞術、血管成形術等。常用的體表穿刺點有股動靜脈、橈動脈、鎖骨下動靜脈、頸動靜脈等。
非血管介入是指:簡單的講就是沒有進入人體血管系統,在影像設備的監測下,直接經皮膚穿刺至病灶,或經人體現有的通道進入病灶,對病灶治療的方法。包括:經皮穿刺腫瘤活檢術、瘤內注藥術、椎間盤穿刺減壓術、椎間盤穿刺消融術等。
此外還有使用穿刺針直接經過體表穿刺至病灶供血動脈的治療方法。暫時被我們歸類為非血管介入。
缺點
價格實在昂貴:介入治療收取的治療費用相當高,一般沒有醫療保險或公費醫療的家庭很難承受。一般的治療費用(不包括藥品費用)都在千元以上。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