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介入醫學的三大應用
一位40歲的男病人久立后腳腫,近二月病情加重,休息時腳也腫。而且陰囊腫得象個大蘋果,雙腿不能并攏,按腎炎、肝硬化治療無效。CT、核磁共振等檢查顯示,下腔靜脈狹窄阻塞,就是血液返回心臟的道堵了,醫學上稱之為“布—加氏綜合癥”,這要是放在過去需要開胸開腹作大手術。現在介入放射學的治療方法就優越多了,通過大腿根部的股靜脈插進一根管子,注入造影劑了解堵塞部位,用球囊導管擴張狹窄部位,然后置放支架支撐起來。再造影一片歡呼聲,堵塞的管道暢通了。術后病人尿量大增,第二天腫脹基本消退。病人除了穿刺部位的針眼外基本上沒別的損傷,所以說具備微創性的放射介入的治療方法挺好的吧。
微創介入醫學是以放射診斷學為基礎,以治療為目的,既可診斷又可治療的獨立學科,徹底改變了放射學只診斷不治療的傳統觀念,其廣泛應用改變了許多傳統治療模式,已成為現代醫學中最活躍、最有生機、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微創介入治療為奠基,在此基礎上衍生了超聲介入、CT介入、MR介入等,現在正形成一個更為廣闊的學科——微創介入醫學,成為繼內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臨床學科。
微創介入治療的特點:微創介入治療一般具有安全可靠、不開刀、損傷小、體表不留痕跡、病人痛苦小而易于接受、適應癥廣而無絕對禁忌癥、療程短、見效快、療效顯著、可重復性強、不影響其他治療手段、對人體組織器官無形態破壞、并保留正常功能等優點。
微創介入醫學的應用有:
(1)手術不開刀:提起手術,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傳統的外科手術,而極少有人會想到微創介入手術,甚至對介入手術很少了解。這很自然,二者相比前者歷史悠久,技術成熟,做過巨大貢獻,今后亦如此。然而后者系一新興邊緣學科,應用于臨床歷史不長,但發展迅猛令人驚嘆,同時在臨床治療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且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認可以及廣大患者的信賴。微創介入手術的優勢在于:不開刀,僅用微小器械,到達病變部位,進行藥物灌注及栓塞等各種治療,亦可通過人體生理管道進行成形手術、支架置入等。在診斷的同時進行治療,可避免盲目性實現有效治療。這樣,傳統技術面臨著現代高新技術的挑戰,既是一種進步,也是給患者帶來了福音。新技術、新療法部分代替傳統或陳舊的治療措施,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規律。微創介入治療就是其中的案例之一,如椎間盤突出癥、椎體壓縮性骨折、椎體腫瘤、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等。
(2)“管道不通”放支架:分布于人體內的“管道”很多,且大家并不陌生,諸如消化道(食道、胃、腸、膽管等)、氣管、尿道、動靜脈血管(冠狀動脈、胸腹主動脈、腎動脈、上下腔靜脈)等。在微創介入治療中將上述“管道”分為兩大類,即前者為非血管性,后者為血管性。當這些“管道”由于先天或后天疾病導致狹窄閉塞時,均可采用微創介入治療——管腔內支架置入術。此項技術是根據管腔狹窄的部位、范圍及程度,選擇不同規格的支架,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置放在狹窄的管腔處支架自然膨脹后將狹窄或閉塞的“管道”疏通,恢復原有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那么到底支架是何物,非專業人員對此并不了解。管腔內支架是采用高分子醫用金屬或高分子材料加工制成的一種可長期或暫時留于人體腔內的一種假體,把這種假體稱為支架,支架與置入器配套通過微創介入治療手段來釋放,用于治療血管性與非血管性狹窄或閉塞性疾病的過程,稱為管腔內支架治療。該項治療作為醫學領域的一門高新技術,應用于臨床的歷史不長,但發展甚快,特別是近幾年,這項治療技術無論在臨床療效與應用范圍,還是在新型管腔內支架研制與新技術應用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并顯示出微創介入治療的獨特優勢及良好的應用前景。
(3)保留器官的介入手術治療:在過去,常規的手術治療,對組織器官要進行部分性或全部切除,人們對此已很清楚,然而對于能夠保留器官的介入手術來說,微創介入治療除微創、簡便、患者痛苦小、見效快等優點外,幾乎所有的微創介入手術都對器官無形態破壞,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器官的功能。微創介入治療是一種既能治病又能保留器官的全新技術。目前已普遍地應用于臨床,且療效滿意,患者樂于接受。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