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的影像學檢查
肝臟是人體的第一大器官,是物質代謝、能量轉換及供應的“樞紐”,是機體內多種重要信息調控分子的“集散地”,是機體內再生能力最強的器官,在人類生命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肝臟疾病是我國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肝臟疾病如何發現?
肝臟疾病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肝臟疾病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有:B超、CT、MRI、血管造影及核素掃描等。
(1)B超掃描:費用低廉,操作簡便,不需要特殊的準備,是一種無創性的檢查方法。在發現肝內病變、鑒別良、惡性及隨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及普查。B超掃描是肝臟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但B超診斷的準確性與操作人員的個人水平關系密切;同時肥胖、腸氣、肺氣及手術后填塞的大網膜等均可影響觀察;另外,圖像的可重復性差,影響對病變的隨診。因此,當B超掃描診斷不十分明確時,應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
(2)CT掃描:可發現肝內較小病灶,對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準確性高,具有高靈敏度、無創傷性等特點,是肝臟疾病較為可靠和有效的檢查手段。普通CT掃描僅能發現病變,必須行增強掃描及多時項增強掃描才能鑒別病變的性質,并明確病變與周圍結構的關系。CT可在術前了解腫瘤的大小、數目、分布及部位,腫瘤與周圍臟器的關系,并可評估手術的可切除性,螺旋CT特別是多層螺旋CT的多期掃描技術明顯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其后處理成像明顯提高了腫瘤分期的準確性。碘油CT掃描具有腫瘤子病灶檢出率高的特點。
(3)MRI優點是軟組織對比度高,不需要任何造影劑便可獲得較好的解剖關系。一般常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1加權像能清晰地顯示肝臟解剖關系,顯示病灶的敏感性高,但特異性差;T2加權像雖然空間分辨率差,解剖關系顯示不良,但對比度好,密度分辨率高,可為定性診斷提供可靠的信息。為了增強對比,檢出肝內較小的腫瘤,更好地鑒別診斷,可采用順磁性對比劑增強動態掃描。
(4)選擇性肝動脈血管造影:可較好地顯示由肝動脈供血的肝細胞性肝癌。肝血管瘤亦有特征性表現。但血管造影為創傷性檢查,其他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又有迅速地發展,特別是多層螺旋CT的血管成像質量與肝動脈血管造影非常接近,因此,診斷性血管造影已不作為肝臟疾病的常規檢查方法,僅作為治療手段或在行CT血管造影時置管。
(5)放射性核素掃描 可提供肝臟區域性的功能和解剖關系,具有敏感性高、分辨率低及特異性差的特點。3cm以下的病變常常漏診。使用7照像機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SPECT),配合不同的顯像劑,根據肝臟攝取及潴留時間的差異,可提示局部肝功能的變化,為肝臟病變的診斷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不同肝臟疾病的影像檢查方案不同
1、脂肪肝:通過CT平掃,脂肪肝表現為肝臟密度一致性/不均勻性減低,CT值低于40HU。但是,幾乎所有肝病變的密度都比正常肝臟低,如果只作CT平掃會漏診多數肝臟疾病。所以,脂肪肝患者的正確檢查方案是:首診或要了解脂肪肝程度時選擇CT;如果已經明確有脂肪肝,而是要在脂肪肝中找占位性病變,則最好選MRI。
2、肝硬化:我國是肝炎、肝硬化大國,患者都希望能查出早期肝硬化。MRI對肝硬化結石的顯示能力明顯優于其它成像技術。
3、碘油介入:碘油栓塞介入治療是目前應用最多的肝癌介入技術,觀察碘油分布情況可推測介入效果,顯示碘油首選CT,如果已經明確介入部位,為了解壞死情況,則宜選MRI。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