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圍擴散加權成像檢查前列腺癌骨轉移
對于判斷預后和個體化治療而言,惡性腫瘤的準確分期非常重要。影像方法是惡性腫瘤全身分期的主要依據,目前最常用的全身成像方法有2種:PET-CT和骨掃描檢查。PET-CT依靠病灶的高葡萄糖凋謝檢出病灶,可以同時顯示骨、軟組織及淋巴結的轉移情況,但價格昂貴。骨掃描能一次成像顯示骨骼情況,價格也相對低廉,但存在射線輻射,且敏感度和特異度交差。
大范圍DWI的高特異度和準確度
大范圍擴散加權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癌骨轉移瘤的檢查,特異度和準確度高于掃描。DWI通過檢測體內水分子擴散運動受限信息,間接反映組織微觀結構的變化。在骨轉移瘤中,骨髓組成成分發生了變化,正常骨髓細胞被轉移性腫瘤細胞所替代,其內的水分子運動可能發生變化,引起DWI上信號強度的變化。腫瘤組織細胞一般表現為核大,核質比高,細胞排列密集,細胞外間隙少,因而水分子運動受限,并部分受到T2投入效應的影響,在DWI上表現為高信號,因而可以敏感地檢測骨轉移瘤。
2004年以后,新發展的1.5T MR掃描儀采用多相控陣表面線圈和接收通道,并與并行采集技術相結合,使得全身MRI技術成為可能。在全身常規MRI的基礎上,開始出現全身DWI技術。Takahara等首次提出將DWI應用于全身,應用短TI反轉恢復(STIR)EPI(STIR-EPI)的DWI序列,初步認為對于檢測骨轉移瘤和淋巴結轉移有用。
骨轉移瘤的影像診斷
理論上,骨轉移瘤的診斷應通過穿刺活檢進行病理證實,但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大部分骨轉移瘤經過各種影像檢查已經能夠確診,再對患者進行穿刺無疑會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因而,臨床上對骨轉移瘤的確診大多是通過影像檢查進行的,必要時輔以對患者的隨訪。
MRI掃描被認為是檢測骨轉移瘤的“金標準”
MRI在脊柱結構尚未改變時即可發現受累椎體的信號改變,故明顯由于CT和傳統X線檢查。X線平片和CT要在骨浸潤致使鄰近骨質產生一定反應(成骨或破骨)時才能發現。Yamaguchi對一組惡性腫瘤患者進行了尸檢研究,發現在1653個錐體中,共證實了940個轉移瘤,其中X線平片共發現了485個(51.6%)病變。對415個尸檢證實的椎體轉移瘤行骨掃描檢查,發現了109個病變(26.3%)。在所有的骨轉移瘤中,有146個行MR檢查,其中發現132個(90.4%)。小梁間轉移瘤占總轉移瘤的3.3%,而MRI能發現大部分小梁間轉移瘤(94.6%)。
小梁間轉移瘤是骨轉移瘤最常見類型,大部分僅能在MRI上發現。盡管存在一些尸檢證實但MRI無法發現的細微病變,但這是任何一種影像檢查方法都不可避免的,因而常規MR掃描被認為是檢測骨轉移瘤的“金標準”。但是由于受掃描范圍所限,一般不用常規MRI進行全身檢查,通常是在骨掃描發現不能定性的可疑病變的基礎上,再由MRI確定病灶的性質。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地址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專家有哪些?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怎么樣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官網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在哪
2024-10-28看前列腺囊腫去榆林那家醫院好
2024-10-28榆林做包皮手術哪個醫院好-榆林陽光醫
2024-10-28市中區治療陰囊潮濕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