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貓抓 會得“貓抓病”的
新聞背景:
兩周里,12歲男孩西西(化名)反復發燒,四肢無力,頸部腋窩等部位冒出蠶豆大小的包塊,讓父母陷入恐懼,以為他患上了腫瘤等惡性疾病。兒童醫院為其揭開謎團,西西原來患上了罕見的“貓抓病”。專家提醒,免疫力低下者和幼兒最好與寵物保持距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奇怪:全身冒包塊反復發燒
“當初嚇慘了,從來沒見過那樣的癥狀。”昨日,回憶起兒子西西患病的遭遇,家住九龍坡區白市驛的陳女士仍然有些緊張。
陳女士介紹,前不久兒子開始低燒,以為他感冒了,便到藥房拿了一些感冒藥,但西西服藥后病情不見好轉。除了發燒,脖子、腋窩、腹股溝等部位還布滿蠶豆大小的包塊,讓西西疼痛難忍。
更讓一家人焦急的是,西西開始反復發燒,渾身無力。陳女士立即將西西送進當地醫院,醫生檢查后初步認為,這些腫塊是淋巴腫大。讓醫生感到有些棘手的是,通過藥物治療后,腫大的淋巴疼痛有所緩解,但淋巴腫塊仍不消失,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西西是患上了腫瘤,還是患上什么惡疾?看著西西痛苦的樣子,一家人頓時陷入恐懼之中。3月31日,陳女士趕緊將兒子轉院到兒童醫院腫瘤外科。
原因:他患上罕見的“貓抓病”
兒童醫院腫瘤科醫生感到很疑惑,經過系統檢查確認,西西身上的包塊是淋巴腫大,并非特殊腫瘤。其癥狀基本和感冒類似,但西西為何在發燒,而且服用消炎等藥物沒有多大效果?專家們會診分析,初步排除是感冒類疾病。
在進一步檢查中,腫瘤外科主治醫師李長春發現,西西的手臂、面部有不明抓痕,但沒有明顯傷痕。這些抓痕是怎么回事,這與西西的怪病是否有聯系?于是,醫生們對此進行深入的病史追問。
果然,西西稱,他手臂和臉上的抓痕,是家中貓貓的“杰作”。原來,西西家住底樓,鼠患嚴重,晚上睡覺都不得安寧。為了消滅老鼠,陳女士幾個月前買來一只黑色小貓。由于小黑貓逗人喜歡,成為西西的好朋友。只要放學一回家,西西都會抱著小黑貓玩,甚至嬉戲打鬧。
隨后,醫生對西西身上的包塊取樣進行病理活檢,結果證實,西西患上罕見的“貓抓病”。面對診斷結果,陳女士一家人表示,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兒子患病和家中的貓有關系。
貓爪病CT診斷
CSD 是一種由巴爾通體(Bartonellaceue) 菌屬中的B。 henselae 感染所致的亞急性自限性傳染病。該菌經跳蚤在貓中傳播,貓是健康帶菌者,菌血癥可持續數月、數年。人與貓直接接觸而傳播,人與人之間不傳染。CSD 是少見病,近年來有增多趨勢,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占90 % ,男性略多于女性 。本病多為貓抓傷或咬傷而引起,也有被狗、猴、兔抓傷或魚骨、木刺等刺傷而感染。人被貓抓傷或咬傷后,致病菌可進入體內,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后發病。潛伏期一般為3~4 周。
CSD 的臨床表現呈多樣化,輕癥病例占較大比例 。在被貓抓、咬后3~10 d ,局部皮膚出現紅斑丘疹,疼痛不顯著,少數丘疹轉為水泡或膿皰,經1~3周后結痂。皮損多見于手、前臂、足、小腿、顏面等處。部分患者有發熱、疲乏、厭食、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CT 表現:被貓抓、咬傷部位引流區域淋巴結腫大,質堅實,有輕壓痛,直徑1~6 cm。可見多個腫大淋巴結融合成團簇狀,部分腫大淋巴結中央可見低密度壞死區,腫大淋巴結周圍脂肪間隙內見索條狀高密度炎性浸潤影。
需與何杰金氏病、結核性淋巴結炎、性病淋巴肉芽腫等感染性疾病鑒別。
淋巴瘤,除淺表淋巴結腫大外,亦可見縱隔、腹腔淋巴結大,腹腔淋巴結以腹膜后淋巴結大為主,可多個融合成分葉狀團塊,均勻強化,或呈簿環狀包膜強化。
淋巴結核,常有肺結核史,多融合成團,呈花環狀,邊緣有強化,有時可見到鈣化。
James總結CSD 的診斷標準為: (1) 有與貓或狗密切接觸,并存在被抓、舔或被咬破皮膚病史;(2) CSD 皮膚抗原試驗陽性; (3) 其他病因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實驗室檢查均為陰性; (4) 淋巴結組織活檢存在革蘭氏陰性、嗜銀性桿菌及典型的CSD 組織病理特點。結膜炎伴耳前淋巴結腫大( Parinaud 綜合征) 系CSD 的重要指征之一,有助于診斷。
$$$fdgallery$$$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