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學: 技術還是科學?
作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建勇教授
介入放射學起源于放射學家對血管閉塞性病變的成形治療技術,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應用普及,經過介入醫學工作者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臨床醫學的三大支柱性學科,作為建立三級甲等醫院的標準之一,不少醫院在原來放射學科的屬下成立了專門從事介入放射工作的科室,起到了集中人力物力優勢在較短時間內快速推動學科發展的作用。但是,隨著中國醫院改革過程中利益等矛盾的出現和其它學術或非學術因數的干擾,原來可以健康發展的新興學科受到了嚴重挑戰,學科的領地之爭日益明顯,其中一個觀點是介入放射學僅是個醫療技術而不是學科,終將分解到各個現有的臨床學科。這個問題不僅僅影響到介入放射學學術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到醫院管理者的行為,搞不好會破壞整體臨床學科的發展,有必要須從科學學的理論上探討介入放射學的發展。
一。 科學技術的界定和醫學的屬性
科學是探索自然規律的活動,而技術則是人類征服自然活動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科學的目的是解釋事物怎樣發生和為什么發生,技術則是設法使事物按照人的意愿發生與發展,科學的研究成果是理論而技術的成果是工藝,評價科學的標準是真偽而技術的評價標準是功利和效果,科學的社會價值是對人類長遠利益,技術的價值標準是直接的利益。
科學與技術有著辨證的相互關系,技術有著更長的源頭,正如人類在了解藥物成份和藥理學之前就擁有用自然界生物材料治療疾病的經驗和技術,外科學誕生之前就有了鉆顱技術和其它外科技術。技術具有明顯的實踐性,科學具有理論性,前者的實踐屬性為后者的發展動力,但后者對前者的提高和發展具有推動作用。
醫學作為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上的研究人類疾病診療規律和維護健康的學科,本身具備科學和技術的雙重特性,它的發展過程印證了科學與技術的關系。由于生老病死始終伴隨者人類的發展,科學出現之前,人類就有對損傷本能地反應,如對創傷的壓迫止血和采用樹木材料的固定技術等。在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古代只好借助宗教來解釋疾病并指導治療,隨著社會與生活實踐的發展,醫學要求更能反應客觀規律的理論指導,所以,哲學的出現又給醫學以理論的支持,古代中醫的理論就是人們對自然界總體認識的哲學思想的體現,近代醫學的出現則完全要歸公于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成功,歸功于解剖,病理,生理等醫學基礎學科的成功。現代醫學側運用了包括社會科學,心理科學,信息科學,工程科學等學科在內的更廣泛的其它科學成果。
醫學本身的學科發展歷史還證明了科學與技術相互交織在一起的特點,外科技術在外科學真正成為一門醫學學科之前的很久就有存在,中世紀的學院派醫學家雖然學習一些外科技術,但是他們自己不動手操作,因為長期以來這些外科手術大多是由鐵匠,理發師,澡塘工,理發師甚至屠夫來操刀,他們曾經被醫學家郫視為”穿著靴子的仆人,放縱的花花公子,留著胡子,揮無著剃刀…”外科成為一門特定的醫學分類學科,要歸功于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麻醉學等學科的成功,外科醫生地位的真正確立只有在外科成為一門學科以后。假如外科技術連同它的從事者完全遭到封殺,假如沒有文藝復興給相關自然科學開禁和今后的快速發展,假如沒有外科技術和科學理論的結合,哪里會有外科學和外科醫生們的今天?
二。醫學技術發展成為科學的條件
只有當技術的目的不再僅僅是解決問題,而同時研究事物的規律,具有上升為理論層面的研究,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現有的技術組合才能成為科學體系。外科學如果只停留再解決疾病手術過程和技藝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整個診療過程的客觀規律,不上升到理論的研究,外科也將淪落到簡單的技術,外科醫生就會成為掌握技術的工匠。
社會發展的需求,整體科學水平是推動新的學科誕生和發展的催化劑和發動機,就像外科學的誕生是人類對單純藥物治療的結果不滿意的產物,同時得到了解剖學,病理學等有關科學發展的催化一樣。
介入放射學的發生與發展完全遵循了外科學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在醫療實踐中先有了定位下的穿刺,然后出現對血管狹窄病變的擴張治療,先有血管的選擇性造影,然后發展到動脈內的其它介入技術,由于它的微創性和高效性,介入放射學才成為了醫學領域發展最為迅速的臨床應用科學。
三。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完整的科學體系
如果說上個世紀末介入放射學更多集中于研究臨床治療的方法和技術的話,21世紀應該是本學科形成科學和技術全面整合并協調發展的時期。介入放射工作者將注意力從單純的臨床技術應用同時轉向了介入基礎科學的研究,例如動脈化療的藥代動力學研究,動脈栓塞的病理學研究,血管再狹窄介入治療的機理和再狹窄的機制研究,門脈高壓介入治療的病理生理學研究等等。這個新興學科在它誕生之時便開始了向其它學科的滲透,在成功應用了相關基礎學科的研究成果的同時還推進了其它學科的發展。例如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技術在治療門脈高壓并發癥的同時提供了病理生理學和藥物學對門脈高壓的研究手段。得到了過去難以獲得的研究結果,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展。介入放射學已經形成了自身的科學理論體系,教學體系和明確的學科研究目的。 21世紀的醫學發展顯示出明顯的趨勢: 1)微觀深入的研究與宏觀擴展并進:2)精細分科與多學科綜合統一;3)醫學工程技術化;4)醫學模式轉化。介入放射學的誕生正好在以上幾個方面適應了醫學發展的趨勢,所以,可以預言介入放射學在臨床醫學中將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四。醫院臨床學科分類
現有的臨床醫學分類既有按照治療手段的分類,如內科和外科,又有按照治療對象的分類,例如婦產科,小兒科;還有按照人體解剖部位的分類,例如耳鼻喉和牙科;有的卻是按照病種分類,例如傳染科,內風濕科,腫瘤科; 更有按照治療技術來分類,如放射治療科等。研究醫學科學技術的專家明確指出,這種分類具有隨意性,不確定性和交叉性,各個醫院采納的分類方式基本是滿足臨床實用性和工作效率。如果按照這樣的目的,將現有的導向設備集中起來,將具備影像學和臨床醫學的人員相對集中。成立類似外科這樣的專門學科和醫院科室無疑是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
學科的出現必然會要求特定的從業人員和科學研究者,由于介入放射學的臨床特點,從事介入放射的人員因該受過臨床醫學教育和影像醫學知識(包括影像診斷和放射醫師的防護知識)教育,具備良好的臨床工作能力(診斷與治療能力)?,F有的臨床放射醫生和臨床專業醫生加盟本學科是加速學科健康發展的最佳人才建設途徑,但同時需要認真研究適合本專業工作特點。建立本專業醫生培養體系是以后的一個重要的任務。但是無論如何,作為一個學科的存在,從業人員應該成為一種專業工作者和研究者。外科和內科等學科的從業人員在近期的對介入放射學的工作熱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幫助本學科向臨床學科的轉化,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觀點來看,從業人員職業化和專業化是一個趨勢,因為學科從業人員兼職和學科的混淆必然會導致注意力和工作精力的分散,反而會影響和限制新興學科和原來臨床學科的發展。
五.迎接介入放射學科的美好未來
既然介入放射學代表了現代醫學發展的方向,既然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一門完整的醫學科學體系,我們就應該以一種尊重科學的態度來對待這樣一個新興的學科。介入放射學同外科學一樣經歷了從單純技術向學科的發展,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不是將外科從“全科醫學”中獨立起來,如果沒有外科學的學科相對獨立,外科是沒有可能如此迅速發展的,所以,我們應該像我們的先輩熱情支持外科學發展一樣熱情支持介入放射學的發展。相關醫學臨床學科的醫生加盟介入放射學的專業隊伍,促進從業隊伍的專業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我們的任務還很艱巨,我們既要利用介入放射學的技術為臨床醫療服務,又要承擔起學科的研究任務,既要處理好臨床學科的良好合作共同發展,又要注重本學科的獨立性和創新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介入放射學已經成為一門完整的臨床醫學學科的今天,介入放射學工作者大有作為!
(責任編輯:陳宗銀 )
專家答疑
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地址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專家有哪些?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怎么樣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官網
2024-10-28合肥茀萊堡口腔醫院在哪
2024-10-28看前列腺囊腫去榆林那家醫院好
2024-10-28榆林做包皮手術哪個醫院好-榆林陽光醫
2024-10-28市中區治療陰囊潮濕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