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環球時報、人民網、生命時報、今日頭條、新榜共同主辦,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支持的“2016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走進廣州。家庭醫生在線編輯了解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營養與健康教育室主任劉愛玲、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科技處處長何麗,與到場的媒體代表就當下營養健康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希望把最科學的健康營養知識送到公眾身邊。 閱讀全文>>
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目前兼任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主要從事營養、食品安全及公共衛生領域工作。
現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營養與健康教育室主任,主要從事營養傳播、學生營養、肥胖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和工作。
丁鋼強教授指出,長期如此不吃早餐會導致鈣、鐵、鋅、維生素B6等營養素的缺乏,嚴重者還會導致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等問題。同時,由于長期不吃早餐引發的暴飲暴食,會增加肥胖的風險,還可能惹來高血脂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炎、胃潰瘍、膽結石等各種慢性疾病。此外,還會影響認知能力、學習成績和腦力工作能力,加速衰老。閱讀全文>>
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居民能保證每天都吃早餐,但兒童、貧困地區居民比例相對較低。盡管人們越來越重視早餐,但多數人的早餐并沒有達到營養的標準。據丁鋼強教授介紹,我國居民早餐營養不充足的比例在80%以上,其中6~12歲人群為82.2%,比例最高。此外,調查還顯示我國約1/4居民習慣在外吃早餐,以城市居民、學齡兒童比例相對較高。總體數據表明,6~12歲的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關鍵時期,其營養問題需引起重點關注,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學齡兒童。閱讀全文>>
2016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著重強調了“均衡膳食”的理念,還特別提到一天中早餐的食物所能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劉愛玲主任表示,早餐的食物應種類多樣、搭配合理,如果當中包含了谷薯類、動物性食物、奶制品/豆制品類、蔬菜水果類這4類食物中,最少要保證有3類食物以上,才能算是一頓營養質量高的早餐。如果只包括了其中2類或以下則早餐的營養不充足。 閱讀全文>>
何麗給出了五種簡單的營養早餐搭配,并附上營養建議,特別適合忙碌的上班族或學齡兒童等人群...
家庭醫生在線編輯獲悉,此次活動還邀請了米其林二星大廚根據新版膳食指南制定了一份早餐餐單:黃金南瓜粥、繽紛水果杯、美極金針菇培根卷、開放綜合莓果三文治、奶油菠菜塔、星洲炒米粉。按照餐單為到場嘉賓現場制作了一份兼具口感和美感的營養早餐,深很好評。
圓點媽表示,早餐必須拒絕速食食品與快餐,讓孩子遠離香精添加劑、過量的鹽分和糖分。而戒掉速食食品的唯一方法就是親自動手,自己下廚,讓各種食材在自己的手里完成完美的轉換。在圓點媽的努力下,他們一家的早餐30天不重樣。每天不一樣的健康早餐,讓孩子有新鮮感,從而愛上吃早餐,有助杜絕挑食、營養均衡,身體自然更加健康。圓點媽甚至能把每天的早餐做成一副精美的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圓點家的美味營養早餐。
如今,移動終端閱讀主宰了人們的閱讀行為,許多人的飲食選擇、營養觀念,往往跟著微信“朋友圈”走。然而,當中的不少內容科學性不足卻影響范圍廣,譬如非常流行的“食物相克”理論。
與會專家呼吁,醫生、醫療機構、醫學專家等創辦和運營的健康類自媒體應適時出現,取代各種非專業、低質量的營養“謠言”。同時,向公眾提倡“吃好”的飲食理念,引導食物消費,改善大眾營養狀況,需要每一個人以及各行各業共同行動,合力傳播。
據家庭醫生在線了解,安利公司一直致力于傳播正確的營養知識,“安利紐崔萊營養中國行”自2012年啟動,經過5年努力搭建了一個讓營養專家、媒體記者、公眾一起交流探討的平臺,希望借此引起公眾對平衡膳食的關注,提高公眾的健康素養。 閱讀全文>>
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