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口腔疾病孕媽需警惕
1、牙周炎
牙周炎,是指未完全長出的牙齒,其牙齒周圍的牙根發炎。
由于人類的進化及從小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代人類下頜骨的發育還較古代人類下頜骨小,以致于人類最后萌出的第三大臼齒,常“無地自容”而導致“水平埋沒”長不出來,或“傾斜部分萌出”。因牙齒無法完全長出,部分還覆蓋在牙肉之下,這時牙冠與這塊牙肉之間便有空隙,而這空隙便形同一只“垃圾袋”,滯留食物殘渣及滋長細菌。時間一久,這塊牙肉(牙齦瓣)便會有急性、慢性等發炎現象,有時,更會有脹液形成。這時牙肉腫脹,上面牙齒咬到這塊肉,越咬越腫,越腫越容易咬到,發炎越厲害。如此周而復始,愈演愈烈,發炎便會向后擴散到耳部、喉部及口底,更為嚴重的是,病人常會有全身毒性并發病,如發燒如全身倦怠等。此外,病人不能咬合,且有口臭味。這種痛苦加諸于病人,尤其是生理、心理急劇變化的孕婦,常常會令人無法忍受。更不幸的是,這種牙齒萌作出作怪的時間,最常發生在20-35歲之間,因此在論斷中,孕婦患有口腔疾病的病例,不勝枚舉。
嚴格說起來,為防范牙冠周圍炎困擾孕婦,婦女應該在準備懷孕之前,即作口腔檢查,及時將有問題的智齒拔除,因為在懷孕初期及末期不適于口腔手術,就算是在懷孕三到六個月的較安全期,要孕婦隨可能費時數十分鐘的智齒拔除過程,也是一件大苦事。
2、牙齦病
懷孕本身并不會引起牙齦炎,但由于懷孕期間,動情激素及助孕酮的增加,會促使牙齦中微小血管叢的擴張、扭曲及循環滯留,使牙齦對機械刺激較為敏感,而且這種荷爾蒙的增加,會破壞牙齦肥大細胞,放出組織胺及溶蛋白酶等,都會牙齦對外來刺激的反應更激烈。因此一些輕微刺激的存在(如只有少數的牙菌斑)在未懷孕前都不會引起不適的癥狀,但是懷孕后會出現嚴重牙齦發炎、腫脹現象。通常類懷孕末期第二到第三個月時,牙齦炎開始加重,在懷孕第八個月前,變得更加嚴重。有些翻版的病例,更會出現一些分散的瘤塊,稱之為懷孕腫瘤。因此,懷孕前,及早將此類牙齒斑、牙結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去除是迫切需要的。
3、蛀牙
一般婦女會有“懷孕時一定會壞牙”的錯誤觀念,而任由牙齒蛀蟲,實在非常不幸。其實,懷孕不一定會壞牙,而是因為懷孕時,孕婦生理及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常會疏忽,全身倦怠,并且常有激烈嘔吐的現象,一刷牙就會嘔吐,因此很容易停止或荒廢刷牙。胃酸滯留口中,或常喜歡吃酸性食物,致使唾液PH值改變,也是造成孕婦容易蛀牙的原因。
4、急性牙根炎
有些較厲害的蛀牙,如果牙髓神經已經壞死,反而不會痛,病人一無知覺,但漫漫十月懷胎,便可能爆發急性尖牙周炎,根尖牙槽炎、根尖牙槽腫脹等急性癥狀,也會有無法忍受的腫痛。因此,但凡無髓牙、殘根或以前已作根管治療而明顯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齒,都應該及早求診,及早治療或拔牙、補綴,以避免懷孕期間疼痛。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