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子癇前期會危及母嬰生命 該如何降低發生的風險?
日前,香港tvb女明星39歲葉凱茵懷孕9個月突然急性腹痛入院治療,經檢查確診是妊娠毒血癥,去到醫院證實胎兒已死于腹中,她本人也經過搶救才撿回一條性命。這么兇險的“妊娠毒血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國際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產科主任劉慧姝教授(國際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研究組織中國委員)表示,妊娠毒血癥,這是過去的一種說法,孕婦在妊娠過程中發生了高血壓、浮腫、抽搐,過去會被認為是胎兒的毒血癥進入了母親的體內引起的,稱之為“妊娠毒血癥”。隨著現代科學認知的發展,已擯棄了“妊娠毒血癥”的說法,現代醫學把妊娠期出現這些癥狀統稱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產科主任 劉慧姝教授)
子癇前期危害母嬰健康嚴重會致命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一種嚴重的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癥狀中除了以血壓高為主要表現外,常常并發很多其他癥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分為5大類,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慢性高血壓,其中子癇前期分為輕度和重度。劉慧姝教授表示,葉凱茵這個案例,和子癇前期的病癥比較接近。
子癇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壓基礎上出現了蛋白尿,是妊娠期特發疾病,可影響機體各器官系統,如果不及時管理和干預,隨著疾病的發展,出現嚴重并發癥將會導致孕婦及胎兒較高的病率,甚至死亡。子癇前期是妊娠期引發孕婦及胎兒死亡與并發癥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范圍內發生率約為所有妊娠的3%-5%。隨著子癇前期的不斷加重,可誘發子癇抽搐發作。
妊娠相關的引起子癇前期的病理狀況會讓血管收縮,從而導致高血壓,因此也就影響到了孕婦體內的器官運作,例如心臟、肝臟、腎臟和大腦等全身各個系統。當流向子宮的血液減少時,胎兒的健康也就得不到保障了,例如胎兒會出現生長緩慢、羊水過少、胎盤早剝等問題,只有終止妊娠疾病才會痊愈,妊娠繼續病情只會加重,治療僅能減緩疾病的進程。此外,如果孕婦及時終止妊娠來保障自身的安全,胎兒早產及疾病本身對胎兒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子癇前期和懷孕有關過早過晚懷孕都有風險
子癇前期和懷孕有關,這個是可以肯定的,但為什么有的孕婦會出現子癇前期,有的卻沒有呢?是什么導致子癇前期發生呢?子癇前期的發病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據劉慧姝教授分析,胎兒有一半是來自母親,另一半是來自父親,母胎界面會存在著一些免疫炎性反應,這是每個的孕婦都存在的正常現象。但是,當媽媽本身存在一些基礎病變,或者是寶寶的問題,或者是胎盤的形成過程中出現異常,或者是受外界的應激,都會加重妊娠相關炎性反應,演變成過度炎性反應,都有可能會引起子癇前期的發生,但是不同的人可表現為不同的癥狀。直到分娩以后,子癇前期才會得到緩解,只要妊娠還在繼續,這個病只會加重不會減輕。
很多人以為,只有像前文提到的女性葉凱茵這樣的,高齡產婦才會發生子癇前期或者其他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其實,并不是這樣,年紀輕的也可能會發生,孕媽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劉慧姝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除了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年齡低于18歲,也是高風險人群;另外,除了年齡因素,還有幾種人是高危人群: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孕婦,也就是說孕婦的媽媽、外婆有過子癇前期的;孕婦本身合并患有其他容易引起血管病變的疾病,例如:慢性高血壓、慢性腎炎,肥胖、糖尿病等;還有一些生活方式管理不好的孕婦,經常熬夜加班,工作強度高,壓力大,情緒容易波動的;還有對孕期體重管理不好,過胖又或者營養不良的孕婦等等,她們都是潛在發生子癇前期風險的人群。
子癇前期沒絕對的預防只能在醫生指導下降低風險
既然知道子癇前期這么兇險,高危因素和人群也有個大致的了解,那么,我們是否有預防的方法呢?劉慧姝教授指出,子癇前期沒有絕對有效的預防與治療,只有結束分娩后疾病會緩解。不過,如果能夠在早期評估子癇前期風險,有利于對患者進行有益的生活方式管理,密切的動態的監測孕婦狀況,能降低高危媽媽的風險,減緩患病媽媽的疾病的進程,盡可能母兒安全地延長妊娠。
因此,對于每一個孕婦進行早期的子癇前期風險的評估和管理非常關鍵。產科醫生會怎么做呢?劉慧姝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每個媽媽早期產檢都會做常規病史詢問及檢查,從病史及檢查結果可以發現一些端倪,比如了解孕婦的家族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史等發現相關病史考慮存在子癇前期風險,會進行良好生活方式的管理及相關預防;還例如量血壓,高血壓的標準是大于140/90mmHg,妊娠期血液系統會發生一些變化,正常情況下,妊娠期的血壓一般會偏低的,所以妊娠期,孕婦的血壓達到120/80mmHg,我們就需要特別提醒孕婦要注意生活管理。此外,還會進行尿常規尿蛋白的檢查等;并且結合B超顯示子宮動脈的血流狀況和早中期的生化指標、炎性因子等等的檢查結果,進行全面評估,一旦評估考慮高風險,我們就會對這些孕婦進行相應的管理。
管理也按病程的發展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首先,我們會從良好生活方式的管理開始,提倡孕婦注意低鹽飲食,保持良好的飲食、睡眠習慣和作息習慣,減輕工作壓力,適當運動,都有利于降低風險;另外,在有需要的情況,會建議高風險孕婦從妊娠13周以后開始,口服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提醒一下大家,哪些人適合服用阿司匹林,服用多大劑量的阿司匹林,何時開始,何時結束,這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選擇,千萬不能擅自用藥。同時,我們會提醒孕婦自身,需要密切關注子癇前期的先兆,以便及時和醫生溝通。
子癇前期病程發展很快降壓是第一位
子癇前期病因復雜,病程發展很快,危害很大,一旦降臨到我們身上,又該如何正確應對呢?
劉慧姝教授表示,一旦發生子癇前期,血壓管理是第一位的,還要重視頭暈、眼花、胃部不適等相關癥狀的自我監測。如果孕婦只是輕度的子癇前期,還是提倡做好生活方式的管理,把情緒盡量平和下來,休息好,血壓就不會迅速升高;如果管理好生活,血壓還是降不下來,或者出現頭暈頭痛、眼花等癥狀,發展到中度重度子癇前期,則需要用藥物降壓,防止腦血管意外,保護重要臟器的血供,只有把血壓降下來,才能對全身臟器進行保護,血壓控制得好,所有的病發癥的風險就會降低。然后,我們會針對不同的并發癥進行管理,例如尿蛋白特別多的,或者伴有血小板減少的等等情況,進行針對性處理。
嚴重子癇前期還會出現抽搐的情況。其實,懷孕本身不會抽搐,但是,懷孕如果又合并有腦血管意外,血壓過高等情況,就容易造成抽搐。這種情況,醫生會給患者提供生命支持,減壓,以及會使用一種叫硫酸鎂的抗抽搐藥物給予治療。如果再出現更嚴重的并發癥,危及母胎的生命時,就只能終止妊娠。因為這個病,只有分娩以后,才能真正得到緩解。
總之,子癇前期是常見的,又極其兇險的孕期疾病。除了葉凱茵,近年來,也有多起因妊娠期內罹患子癇前期引起的母嬰死亡事件和醫患糾紛見諸報端。可是,生兒育女是每位媽媽的天性,即便存在著未知的困難和危險,也很難阻止適齡女性當媽媽的美好愿望。我們可以做的是盡量降低這樣的風險發生,正如劉慧姝教授建議,女性應當在恰當的年齡生育,擁有良好生活方式管理,并且盡早去醫院評估高危風險,掌握一定的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知識,進行自我的監控,發現異常及早干預,減緩疾病的進程,這樣才能降低媽媽和寶寶的風險,順利度過妊娠期。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黃婉雯 通訊員:易靈敏)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