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前須做8項檢查 臨產征兆有哪些
臨產前的檢查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幾項,有的是必須做的,有的是可以選擇做的,看自己的情況,但一定要做檢查,那么,分娩前要做哪些檢查呢?
分娩前要做的檢查:
1、做個彩超檢查或者B超檢查
作用:看看胎兒有沒有臍帶繞頸、臍腦動脈的血流好不好等情況,最后確定一下胎位。通過B超看胎位及胎兒大小,估計胎兒體重;進一步了解羊水多少等。
2、血常規檢查
作用:檢查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 ABO血型,Rh血型;看白血球是否增高,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值的狀況,這些可直接反應出孕婦是否貧血或失血。
3、做心電圖
作用:觀察預測孕婦的心臟負擔情況。
孕期孕婦的心臟會經歷兩個高峰時期:第一個高峰是妊娠32~34周,第二個高峰是分娩時。
4、必做陰道檢查
作用:對宮頸、陰道、外陰進行檢查,從外而內,先是看外陰,然后檢查陰道和宮頸。陰道內的檢查,主要看是否濕疣、血管擴張、陰道畸形、陰道橫格、陰道縱格、雙陰道等與分娩相關的情況。
5、做尿檢
作用:孕婦臨產前進行尿檢,可預防腎炎、高燒、妊高癥等病癥,若有糖尿病,進一步檢查血糖及進行飲食指導。
6、測宮高與腹圍
作用:以估計胎兒的體重,同時根據宮高妊娠圖曲線以了解胎兒宮內發育情況,是否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7、梅毒檢查
作用:一般孕婦罹患的梅毒大都是潛伏性的,并無自覺癥狀。但病原會經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流產,早產,先天性梅毒。
8、肝炎檢查
作用:若為乙型肝炎帶原者,于生產時便會透過血液感染嬰兒,使之成為肝炎帶原者。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可造成早產,流產或胎兒死亡。
除了要在分娩前做好各項檢查外,在臨產前還要注意以下癥狀:
分娩前的癥狀1、子宮底下降:
初產婦到了臨產前兩周左右,子宮底會下降,這時會覺得上腹部輕松起來,呼吸會變得比前一陣子舒暢,胃部受壓的不適感覺減輕了許多,飯量也會隨之增加一些。
分娩前的癥狀2、見紅:
妊娠最后幾周,子宮頸分泌物增加,自覺白帶增多。正常子宮頸的分泌物為黏稠的液體,平時在宮頸形成黏液栓,能防止細菌侵入子宮腔內,妊娠期這種分泌物更多,而且更黏稠。隨著子宮規律地收縮,這種黏液栓隨著分娩開始的宮縮而排出;
又由于子宮內口胎膜與宮壁的分離,有少量出血。這種出血與子宮黏液栓混合,自陰道排出,稱為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征兆。如果出血量大于平時的量,就應當考慮是否有異常情況,可能是胎盤早剝,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
分娩前的癥狀3、下腹部有受壓迫的一種感覺:
由于下降,分娩時即將先露出的部分,已經降到骨盆入口處,因此出現下腹部墜脹,并且出現壓迫膀胱的現象。這時你會感到腰酸腿痛,走路不方便,出現尿頻。
分娩前的癥狀4、腹部有規律的陣痛:
一般疼痛持續30秒,間隔10分鐘。以后疼痛時間逐漸延長,間隔時間縮短,稱為規律陣痛。
分娩前的癥狀5、破水:
陰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因為子宮強而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頭部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的陰道流出羊水,這時離降生已經不遠了。
在對分娩前的相關癥狀和檢查項目有所了解后,分娩前的飲食注意事項,也需大家多多了解:
1、少吃多餐最精明
孕婦在臨產前胃腸道分泌消化液的能力降低,吃進的食物從胃排到腸里的時間也增加至6小時左右,極易存食,建議以自身習慣少吃多餐。
2、進補營養多樣化
孕婦的進補不能過度,因為營養的過盛會加重腸胃的負擔,甚至有挺食”等更嚴重的后果。
3、維C可降低分娩危險
缺乏維生素C的孕婦容易羊膜早破,分娩的危險大大增高。有實驗證明,加強維生素C的吸收有助保持白血球中的營養,有助預防羊膜早破。
分娩的關鍵是精神放松,不用刻意補充食物,如果要吃東西也應該遵循醫生、助產士的指導,不能自作主張。分娩前吃的食物都可以咨詢醫生,臨產媽媽都要嚴格遵循醫囑。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