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痛經是怎么來的 練習瑜伽緩解痛經
痛經是女性朋友常見的一種情況,但是有些女性在產后的時段出現了痛經的情況,而且情況非常的嚴重。那么產后痛經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會出現產后痛經?
子宮腺肌病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婦科病,過去醫學上將子宮腺肌病看做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稱其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但近幾年的醫學研究表明,它的病因、臨床表現等都與子宮內膜異位癥不盡相同,“現在普遍認為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疾病。”
子宮由內向外分為三層,最內層是柔軟的黏膜組織,就是子宮內膜,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出血就形成了月經;中間是厚厚的肌肉層,最外面是漿膜層。專家說,子宮內膜組織因為種種原因進入子宮肌肉層“扎根生長”,就會引發子宮腺肌病。
進入子宮肌層的子宮內膜組織,一樣會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重復生長、脫落的過程,形成“月經”。“但經血在子宮肌層無法排出體外,就會在子宮肌層積聚,引起疼痛和子宮增大。”發病初期因為淤血較少,疼痛尚不嚴重,但隨著病程加深淤血增多,患者月經來潮時的疼痛也會逐漸加劇。“子宮內膜異位癥多發生在卵巢部位,而子宮腺肌病則發病在子宮本身,因此前者的疼痛部位多在小腹兩側,而子宮腺肌病的疼痛部位在下腹正中的居多。”專家說,醫學上稱之為繼發性進行性痛經,那種膨脹性的疼痛是難以忍受的,患者往往因此做出一些極端行為。
此外,因為子宮肌層的淤血無法排出,會讓子宮不斷膨脹增大。而且因為患病后子宮內環境變化,不適合胎兒生長,還會引起不孕或反復流產。“有研究證明,約有1%的子宮腺肌病患者會發生惡變。”專家說,這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壽命。
子宮腺肌病的高發年齡是30~40歲。專家提醒女性朋友,如果之前沒有痛經病史的女性,在這個年齡段突然出現了逐漸加劇的繼發性痛經,且伴隨月經量增大,都應當引起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檢查,看是否患有子宮腺肌病。
導致產后痛經的原因有很多,發現的時候要采取合適的措施進行解決。那么,產后痛經怎么辦?
做好保暖:大部分痛經都伴隨著身體發冷,所以保暖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多喝熱水使身體暖活,熱敷暖水袋或熱寶之類的物理加熱方法,泡個舒服的熱水澡等都會有好處,當然,通過運行使身體血液加快流量,熱量散發,不但會對痛經有好處,同時可使身體更健康,健康的身體對緩解痛經的癥狀是有益的。
痛經的中藥治療方法:中藥中醫對痛經的治療有時非常有效果,一般采用當歸、白芍、川穹、三棱、莪術、五靈脂、乳香、沒藥、肉桂、白芷等散寒行氣,調理氣血,通絡活血,好的中醫會根據痛經的癥狀、輕重配藥,嚴格飲食,對很多月經不調者有效。
放松心情,心理療法:許多有痛經史的女性,經前幾天就開始緊張,精神負擔很重,這樣無益于痛經的緩解,甚至會加重病情。所以年輕女性平時要加強鍛煉,正確認識痛經,消除不必要的焦慮和恐懼。
運動療法:練瑜伽有緩和作用,如彎膝跪下,坐在腳跟上,前額貼地,雙臂靠著身體兩側伸直。你也可以試試不同的姿勢,找到最舒服的就好。加強體育鍛煉也是痛經的治療好方法,尤其是體質虛弱者,在利用飲食改善營養的同時,可以配合做一些輕度的運動:比如散步。
按摩療法: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藥液(如藥油、藥酒),后再進行按摩: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11節至腰椎第2節,并揉按兩側的肌肉和相關的脊中、懸樞、命門、夾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志室等穴;用拳頭輕捶背腰部壓痛處;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闕、氣海、關元、天樞、外陵、大巨等穴;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陰包、血海、三陰交、太沖等穴。
食療是治療產后痛經的一個十分重要且健康的手段,下面會給大家羅列幾個比較有效的食譜:
烏豆蛋酒湯
食材:黑豆60g,2個雞蛋,米酒100ml。
做法:混合上述的食材,加水一起煮開。
功效: 調中,止痛。針對于氣血虛弱的人而言有好處。
姜棗紅糖水
食材:姜片30g去核大棗30g紅糖30g。
做法:將生姜切成片狀,去掉紅棗中的核,并將食材洗凈,加入紅糖用中火熬制。喝湯,吃大棗。
功效:可溫暖女性的身體,驅除寒冷。能幫助寒性痛經患者減少疼痛感,還可以淡化黃褐斑。
山楂桂枝紅糖湯
食材:山楂肉15g,桂枝5g,紅糖30g。
做法:將山楂肉、桂枝裝加水2杯用小火慢慢熬制,當鍋里的水只剩1半時,放入紅糖煮沸。
功效:有助于溫暖女性身體,使脈絡通暢,消除淤血,減少痛感。可以幫助患有寒性痛經癥的女性,還可以改善女性的臉色。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想了解鎖陽固精丸的相關情況
2024-10-28服用銀花泌靈片后小便增多是何原因
2024-10-28寧泌泰膠囊屬于中藥制劑嗎
2024-10-28前列腺增生肥大排尿不暢能否吃前列康
2024-10-28淋菌性尿道炎多次復發應如何治療
2024-10-28右歸丸適合哪些人群及服用方法
2024-10-28非那雄胺片主要用于治療哪些疾病
2024-10-28非那雄胺片效果不錯,能自行使用嗎
2024-10-28
熱門文章
催產素副作用詳解:科學使用,母子平安
2024-10-31懷孕的七大注意事項,你一定要知道
2024-10-30山竹孕婦可以吃嗎?專家詳解食用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2024-10-28嬰兒奶粉挑選攻略,營養全面助成長
2024-10-28在什么情況下容易懷孕?了解這些助您好孕
2024-10-24新手爸媽必看:嬰兒吃奶噴涌現象怎么辦?
2024-10-16“十個寶寶九個黃”,詳解小兒黃疸正常值
2024-10-14嬰兒什么時候理發?專業指導來了!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