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養生“三支點”
“三戒” 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張:“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因為縱欲、斗毆及貪婪,均可危害健康、損傷人的身體,導致病患滋生,甚至威脅生命。
“三去” 與孔子同時代的另一位思想家老子,在其所著的《道德經》一書中提出,養生須“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必須去除極端的、過分的、奢侈的欲望。這既是講的道德修養,也是養生保健的準則。
“三有” 祖國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指出,一個人若想少生或不生病,健康長壽,必須在生活上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作有序”,反之,則易生病。因為,暴飲暴食,姿食肥膩,睡眠不足,不注意勞逸結合,生活無規律等,是釀成多種疾病的誘因。
“三慎” 古代的養生之道,還提出貴在慎食、慎藥、慎激動。尤其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做到這“三慎”。臨床上發現,在飽餐一頓美味佳肴之后誘發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而死亡的病列并非罕見,因情緒激動而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急發者也時有發生。此外,目前市場上保健藥品多如繁星,如不根據自己體質的具體情況選用,或濫服人參、鹿茸等補藥,常常事與愿違,產生毒、副作用,反而對身體造成危害,影響健康。
“三寡” 祖國醫學總結古代養生經驗,概括為“寡欲以養精,寡言以養氣,寡思以養神。”中醫歷來認為,“精、氣、神乃人體之‘三寶’,不可損也,損之則傷生。”精充、氣足、神旺是人體健康的標志;而精虧、氣虛、神弱,則是產生疾病與人體早衰的根源,所以,注意重視保養精、氣、神,做到“三寡”,是健康長壽的要訣。
(責任編輯:張燕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大揭秘
2024-11-01馬齒莧能治療白發嗎?專業解析與科學建議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