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眾所周知,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控制。長期服用有效的降壓藥,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壓病的主要措施。但是,降壓藥和一切藥物一樣,副作用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正確應對降壓藥帶來的常見副作用呢?咱們作以粗淺探討,以作共享。
從目前來講,國內降壓藥物品類比較多,降壓的機理也不一樣,對于高血壓患者產生的副作用也各不相同。咱們只能介紹幾種常見藥物的副作用癥狀及正確的應對方法。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常見副作用,主要現象為:劇烈干咳。臨床觀察發現,相當一部分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出現咳嗽癥狀,但在減少用藥劑量后可逐步耐受治療。
應對辦法:可換用另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也可以改用作用類似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俗稱"沙坦類"降壓藥),如氯沙坦、厄貝沙坦、纈沙坦等。
2、利尿劑(噻嗪類、髓袢、保鉀)。 常見副作用:低血鉀、低血鈉、低血鎂、高尿酸血癥、腎功能減退、血糖升高、過敏反應等。
應對方法:長期用藥同時可多吃鉀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海產品,并適當補充鉀鹽;上午用藥,這樣可以防止晚上用藥后夜間頻繁排尿,影響睡眠;腹瀉時不宜用藥,因為此時身體內的液體會減少、血液變濃、粘稠度增高,利尿劑還會加速排水,讓癥狀更嚴重,甚至導致血栓、中風;避免突然停藥,可逐漸減少用量,否則可能出現鈉、水潴留。
3、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沙坦類降壓藥)。常見副作用:血鉀升高,可能會導致高鉀血癥;低血壓。
應對方法:不與補鉀或留鉀的利尿劑合用;不要擅自加大或減少劑量。
4、血管擴張劑(如肼酞嗪和米諾地爾)。常見副作用:液體潴留和心動過速,頭疼、無力和惡心,毛發生長、高血糖。
應對方法:與減緩心率的藥物合用,比如心臟選擇性β-阻滯劑。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降壓藥帶來不少副作用,但是總體來說,高血壓用藥是利大于弊的,是可以應對的。建議高血壓患者根據自身病情,在醫生指導下服藥,把藥物副作用降至最低。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