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氣虛的出現,一般都是有一定誘因的,而人們在平時要想進行有效調理的話,也需要對氣虛的原因查找清楚。那么,氣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氣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氣虛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從病發原因、癥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五臟功能低下,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
氣虛病涉五臟。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屬于人體精氣的范疇。人體精氣分別藏于五臟,故《素問·五藏別論》說:“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因而,從氣的來源看,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主要有先天之精氣與后天之精氣兩方面。而從氣的生成與臟腑之關系來看,則五臟皆藏精氣,尤以肺脾腎為重要。
氣虛與五臟氣虛。氣虛是指臟腑機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狀態,由此會產生一系列的臨床癥狀。但由于氣藏于五臟,通常情況下,氣虛必然與該臟的功能相互聯系,《素問·方盛衰論》描述了肺氣虛、腎氣虛、脾氣虛、心氣虛、肝氣虛所致夢境不同的情形。因此,氣虛這一病理學概念應當包括五臟氣虛。
中醫辨證施治氣虛的方法:
1、肺氣虛
證候;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咳嗽氣喘、胸悶,易于感冒,甚至水腫,小便不利等。治則:補益肺氣。主方:四君子湯合玉屏風散。方藥:黨參、茯苓、白術、甘草、黃芪、防風等。
2、腎氣虛
(1)一般腎氣虛證證候;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乏力,小便頻數而清,白帶清稀,舌質淡,脈弱。治則:補腎益氣。主方:腎氣丸加減。方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黨參、白術。
(2)腎氣不固證證候;除一般腎氣虛證外,還有小便頻數清長,或余瀝不盡、夜尿多、遺尿;或男子遺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量多;或月經淋漓不盡或胎動不安,滑胎者。治則:補腎固澀。方方:腎氣丸加減,或用金鎖固精丸、縮泉丸。方藥: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附子、桂枝、黃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桑螵蛸、金櫻子、益智仁等。
(3)腎不納氣證證候;在腎氣不固基礎上,見久病咳喘,呼多吸少,氣短,動則喘甚者。治則:補腎納氣。主方:七味都氣丸加參附龍牡等。方藥:五味子、熟地、丹皮、澤瀉、茯苓、山萸肉、淮山、枸杞子、菟絲子、附子、人參、龍骨、牡蠣、蛤蚧、冬蟲夏草、海龍、海馬等
3、脾氣虛
(1)一般脾氣虛證證候:飲食減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體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治則:健脾益氣。主方:六君子湯。方藥:黨參、茯苓、白術、甘草、法半夏、陳皮。
(2)中氣下陷證證候:脘腹重墜作脹,食入益甚,或便意頻數,肛門重墜;或久痢不止,甚或脫肛;或子宮下垂;或小便混濁如米泔。伴見少氣乏力,聲低懶言,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弱。治則:補中益氣。主方:補中益氣湯。方藥:黃芪、人參、白術、甘草、升麻、柴胡、當歸、枳殼、法半夏、陳皮。
(3)脾不統血證候:多見于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癥狀。治則:補脾攝血。主方:歸脾湯。方藥:黃芪、當歸、元肉、木香、遠志、酸棗仁、生姜、大棗、黨參、白術、甘草、阿膠等。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