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帶來什么危害
1、久坐傷脾,暗耗元氣
古人對久坐的危害早有認識。《黃帝內經》說“久坐傷肉”,傷肉其實傷的是脾。中醫認為,久坐缺乏運動,脾的運化功能就弱。如果運化不好,就帶不走水谷精微,造成脾虛或脾濕氣太重,逐漸感覺到沒口味,飯也吃不香。脾老不運化,體內垃圾毒素逐漸堆積,人就發胖。要是天天坐在那兒,不鍛煉還會損傷元氣,在中醫上叫“暗耗元氣”。
2、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專家表示,脾傷對身體各臟腑的影響很大,通俗一點的解釋是:久坐不動者雖然每天正常攝入食物,但會聚積于胃腸,使胃腸負荷加重,長時間坐位使腸蠕動功能長時間受壓抑,除了可致胃及十二指腸黏膜受損、潰瘍等慢性難愈頑癥外,食物中的脂類、淀粉等物也由于久坐少動,而過多地轉變為脂肪,導致肥胖。久而久之,身體內各大、小動脈管內壁就將淤積大量脂類,致使全身組織、系統供血不足,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猝死往往就是因為心腦血管意外導致的。”專家說,久坐少動者熱量消耗自然就少,人體對心臟工作量的需求隨之減少,由此引起血液循環減緩,心臟功能減退,血液中的脂質成分容易在動脈管壁造成沉積,血液粘稠度增高,以致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有些人還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嚴重者發病后可突然死亡。
45歲的“麻雀”愛好者李女士幾乎每天都打麻將,有時挑燈夜戰熬通宵,兩個月前在麻將臺上突然摔倒,左側肢體癱瘓,送醫院急診,查腦核磁共振,發現腦梗死。幸虧救治及時挽救了生命,但落下個半身不遂的后遺癥。
有資料顯示,久坐少動的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要比經常運動的人或體力勞動者高4倍。還有資料表明,35歲以上的人久坐不動者比經常運動的人腦梗塞發病率增加136%,腦出血發病率增加220%。
3、久坐易引發頸肩腰痛
司機李某,男,40歲,長期腰痛、尿頻、尿急,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需要長時間開車,每次跑長途,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磁共振顯示:腰4、腰5、骶1椎間盤突出,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專家指出,肩頸部和腰部的肌群容易因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緊張,引起肌肉和軟組織的勞損,小關節面之間關系紊亂,頸椎生理彎曲受到影響,可引起長期頸肩痛導致頸椎病。久坐會造成人體的重量較集中地壓在腰骶部,這種壓力分布的不均衡易引起腰背肌肉勞損并疼痛,長期如此甚至可致椎間盤組織彈性減退和脊柱骨質增生。
4、便秘和痔瘡
久坐時引起腸胃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可引起腹脹和便秘等消化系統病癥,并且容易導致直腸附近的靜脈叢長期充血,引發或加重痔瘡。
5、下肢靜脈曲張
久坐保持靜止姿勢會使人的下肢肌肉收縮減少,肌肉活動性下降,血管的收縮力也跟著下降,血液的流速變慢甚至不暢,可引發下肢靜脈曲張,腿上可見不同程度的靜脈突起,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嚴重的還會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6、泌尿系統感染
長年久坐,不能及時大小便,腹部壓力高,腹部的臟器血液循環不暢。女性可因長時間盆腔靜脈回流受阻導致盆腔炎、附件炎;男性可引發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統病,久坐而長期憋尿的患者此類病的危險性更大。
7、神經系統疾病
大學生吳某,網絡愛好者,因頭痛、失眠、心悸、易感冒、心情低落就診。患者長期坐于電腦前,作息時間不規律,與外界溝通少。診斷為焦慮障礙。
專家說,久坐不動,血液循環減緩,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表現為精神萎靡,哈欠連天。突然站起時會出現頭暈眼花等癥狀。嚴重者還會影響睡眠,工作時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會引起焦慮、抑郁等癥狀。老年人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理解力減退。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