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養生可煲湯祛濕
時值春末夏初,雨水多,濕氣重,總讓人身體不舒服。食療是春末夏初祛濕的好方法,喝湯最合宜。那么春末夏初煲什么湯呢?這里推薦幾款祛濕湯,在這春夏之交,不再“濕漉漉”!
“濕重”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體內水分比較多,比如比較胖、浮腫的人,就有可能是濕重。濕為“有形之邪”,具有沉重、穢濁、黏滯的特性,濕是下墜的表現,往往會表現為腳部水腫,去到哪都想找地方坐下來、躺下來,很容易睡著,做體檢沒有發現問題。這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說起春夏祛濕,更多人想到的就是食療,脾虛濕困時,應健脾祛濕,把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而煲湯是解除濕困的好途徑。
一、胡椒白瓜滾豬筒骨湯
材料:白胡椒30~50克、白瓜500克、豬筒骨500克、生姜4片。
做法:白胡椒打碎;白瓜洗凈,切片狀;豬筒骨洗凈,切段,并用刀背敲裂。在鍋中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量)和姜、筒骨,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半小時,下白瓜,片刻后下胡椒,再滾沸片刻,下鹽便可。
功效:胡椒白瓜滾豬筒骨湯具有驅寒祛濕、健脾益氣、健骨除困的功效,能有效地消除雨水天困擾人們的這些癥狀,且湯味鮮香清潤可口,男女老少皆宜。
二、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薏米15克(中藥店均有售)、鯽魚500克(1條)、豬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藥材料稍浸泡,洗凈;鯽魚宰后洗凈,煎至微黃;豬瘦肉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功效: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可祛濕健脾益氣,其味甘潤可口,是春日家庭祛濕困的靚湯,且男女老少皆宜。木棉花是民間祛濕的好食材,既有祛濕功效,又平和清潤,最宜春夏季之用。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