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眼還有這種妙用 平日切莫亂摳
肚臍,在中醫上叫做“神闕穴”,這個穴位是我們身上唯一看的見、摸得著的穴位,按揉肚臍能夠幫助消化吸收、健腦補腎,同時,從肚臍的形狀也可以看出身體健康狀況。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肚臍眼都可以看出什么:
肚臍有什么作用?
肚臍,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后,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于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神闕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并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人體先天的稟賦與這個穴位關系密切,古人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的說法。肚臍皮薄凹陷,無皮下脂肪組織,皮膚直接與筋膜、腹膜相連,很容易受寒邪侵襲,但同時也便于溫養,故神闕穴歷來是養生要穴。
溫養肚臍,可鼓一身之陽氣。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還可以治療腹痛、腹瀉、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頑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結腸炎、脫肛等病癥。
從肚臍眼形狀看出身體狀況
形狀1、向上形: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這種肚臍形狀的人,應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
形狀2、向下形:應注意預防罹患便秘、胃下垂、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病。
形狀3、圓形:女性肚臍若為正圓形,表示身體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形狀4、海蛇形:為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形狀5、滿月形:看起來結實豐盈,下腹有彈性,對于女性來說是卵巢功能良好表征。
形狀6、肚臍偏左:應預防腸胃功能不佳、便秘,或者大腸黏膜病變。
形狀7、肚臍偏右:應注意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形狀8、肚臍凸出:當腹部有大量積水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就會向外突出。
形狀9、肚臍凹陷:肥胖或腹部發炎時,如粘連性結核性腹膜炎,肚臍會向內凹陷。
形狀10、肚臍淺?。罕硎旧眢w較為虛弱,體內激素分泌不正常,渾身無力,精神狀況不佳。
肚臍眼能摳嗎?
這或許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每個人身上自打娘胎出來都會帶有肚臍眼,因為這是胎兒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而且此部位中醫稱之為“神闕”,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神闕穴,這也是身上惟一一個能看到并能摸到的穴位。而且它內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宮、皮肉筋,因而歷來被醫家視為治病要穴,所以肚臍眼一旦臟了是不能隨便摳的,因為它很柔弱,需要萬般的呵護才可。下面為大家解讀為什么不能摳肚臍眼的原因。
為什么不能摳肚臍眼?肚臍眼是內臟與外界距離最近的地方,千萬不能用力摳,可以先試著用潮濕的棉簽輕輕地擦,動作一定要輕,只把邊緣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肚臍眼從本質上來說是臍帶剪斷后留下的疤痕,它通??梢允且粋€小凹陷或是一個小突起。肚臍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個凹陷,肚臍內很容易藏著污垢,不及時清洗,就可能產生異味。
對于年輕女性而言,特別是經期女性,血管處于充血狀態,穿露臍裝最易因受涼而使盆腔血管收縮,導致月經血流不暢,時間長了會引起痛經、經期延長、月經不調等。
小朋友的肚臍眼最初是凸出來的,這與健康并沒有任何聯系。這是因為兒童的腹壁比較薄,體內器官在發育成熟之前壓迫腹壁,從而使得肚臍眼受壓迫而外凸,這完全屬于正常情況。
當人體出現肝硬化、肝腹水、慢性腎炎等病情時,肚臍眼往往會凸出來,這是因為肚臍眼的組織比較軟、薄,當高度腹腫時,就會凸出來,此時應該高度重視病情。
肚臍內通五臟六腑,因此可以治療腸胃病。如果腸胃有風、寒氣,或者進食生冷食物后出現腹痛、腹瀉、大便溏稀,除了可用熱毛巾敷肚臍及四周,還可取一片生姜,置于肚臍眼上,然后點燃艾條,在生姜上方灸熱,通過生姜將熱傳遞到肚臍眼里。一次大概灸半小時,如果是因進食出現急性腹痛腹瀉,2次可痊愈;如果平時養生調理,每天可灸1—2次。這只適合為腸胃驅風寒,如果有便秘者,不能亂灸。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