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操作方式及三個階段
艾灸的操作方式
艾灸的操作方式很多,主要有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等。
1、艾條灸
艾條灸法就是將艾絨卷制而成的圓柱,直徑為1.5厘米、長20厘米,有的也加一些藥物,稱為藥艾條。灸治時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穴位,并與穴位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使用者感覺溫熱為宜。
2、艾炷灸
艾炷灸是將艾絨做成的圓錐形的艾炷,直接或間接地放在皮膚上,從上端點燃。如果直接放在皮膚上,艾炷燃盡后才換炷再灸,皮膚局部就會燙傷起皰以產生無菌性化膿,稱為化膿灸,又叫瘢痕灸。唐朝名醫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里說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足三里處的瘢痕灸。間接灸是在艾炷和穴位間襯隔某些藥物,如生姜片、蒜片、附子餅、食鹽等,不但能防止燙傷皮膚,還能發揮這些襯隔藥物的作用,增強灸療效果。如隔姜灸可治療虛寒性腹痛、腹瀉,隔蒜灸可用于治療毒蟲咬傷等。
3、溫針灸
溫針灸是在針刺得氣后,留針在適當的深度,將一團艾絨纏繞于針柄或將一小截艾條套置在針柄上,然后點燃艾絨或艾條,直至燃盡,使熱力通過針體傳入體內,從而同時起到針和灸的作用。
艾灸的三個階段
1、初級階段:
最基本的身體反應就是出現熱感的傳遞。這種熱感可能會出現在局部也可能是全身性的。
2、中級階段:
已知病灶部位會出現酸麻脹痛抽損癢冷等不同的反應。同時未知的身體部分區域也會出現類似的感受,這往往是身體潛在病灶的艾灸反應,遇到這種情況,病人應當給予重視,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同時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這個階段身體熱力傳感仍然存在,特定區域會出現跳動,冒水泡的感覺,均屬正常的艾灸反應。慢性病人這個階段持續時間一般比較長,會有數月的時間。病癥較輕的病人,則很短,可能數天或者十幾天就會消失。
3、高級階段:
這個階段身體施灸前的各種不適癥狀基本消失。但是仍然會有個別的身體區域還會有偶發性的經絡跳動。熱力出現和傳遞非常快,一般在瞬間或者不到一分鐘內傳遍全身,5-10分鐘后身體會出現異常清涼的感覺。
身體還會出現任督熱力循環傳遞,帶脈熱力傳遞,會陰有規律的跳動,自發式的腹式呼吸,全身清涼,閉眼會有白光或者山川,森林,流水等情況出現。因個人體質及機緣不同,出現的狀況也會有所不同。此階段是為高級階段。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