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艾灸治療女性月經不調
辨證分型
氣虛:經期多提前,色淡質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血虛:經期多錯后,月經量少,色淡質稀,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苔少,脈細弱。
腎虛:經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質稀,頭暈耳鳴,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脈沉細。
氣郁:經行不暢,經期或前或后,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血塊,胸脅、乳房及少腹脹痛,喜嘆息;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血熱:經期提前,量多,色深紅或紫紅,經質黏稠,心胸煩熱,面赤口干,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者為實熱證;經期提前,月經量少,色紅質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弱者為虛熱證。
血寒:經期錯后,量少,色黯紅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苔白,脈沉緊。
基本治療
[治則] 和血調經。
[處方] 關元、血海、三陰交。
[加減] 氣虛加足三里、脾俞;血虛加脾俞、膈俞;腎虛加腎俞、太溪;氣郁加太沖、期門;血熱加行間、地機;血寒加灸歸來、命門。
[操作] 諸穴以常規操作為主。脾俞、膈俞穴向下或朝脊柱方向斜刺,不宜直刺、深刺;氣虛或血寒者,可在腹部穴位加灸。于月經來潮前5~7日開始治療,行經期間停針。若經行時間不能掌握,可于月經干凈之日起針灸,隔日一次,直到月經來潮時為止。連續治療3~5個月經周期。
其他療法
1、耳針
[取穴] 內生殖器、內分泌、肝、腎、脾。
[操作] 毫針刺,每次取2~4穴,捻轉法中等刺激,每日一次,每次留針15~20分鐘。也可锨針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一次。
2、皮膚針
[取穴] 取脊柱兩側、下腹部、帶脈區、小腿內側、關元及陽性物反應處。
[操作] 中等刺激強度叩擊,每日一次,7日一療程,每一療程間隔3~5日,經期暫停。
3、穴位注射
[取穴] 脾俞、腎俞、三陰交、血海、肝腎、足三里、關元。
[操作] 用5%當歸液或10%丹參液,每穴注射0.5毫升,每次2~3穴,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