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針灸保健的四種方法
1、毫針刺法。
采用毫針刺入穴位,通過提、插、捻、轉等手法,產生療效,從而達到祛病養生的目的。針刺后必須有一定針感,也就是毫針刺入腧穴后所產生的經氣感應。針感因人而異,一般會有酸、麻、脹、重感,或沿著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開來。
臨床上如果針刺沒有產生針感,就要分析原因,或取穴不準,或手法運用不當,或為針刺角度有誤。中醫非常重視針刺療法,認為針刺對人體具有整體性、雙向性的調整作用,并且對機體的多個器官組織及各個系統產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影響,通過建立生理穩態,調節自身機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2、灸法。
灸法就是借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來達到養生防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一般都以艾葉為主要施灸材料。灸法具有良好的溫補陽氣、活血通絡、防病保健的作用。一年四季都可以施用,尤其以冬季為宜。
常用的艾灸,可以小艾炷灸或隔姜灸,每次每個穴位灸5~7壯,或用艾條溫和灸腧穴30分鐘。每周1-2次,具有強身健體作用。中醫認為,借助艾草燃燒時發出的藥力和溫熱刺激,來熏灼特定的穴位,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還能夠增加紅細胞、白細胞的數量,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3、撥罐。
該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腧穴,使局部皮膚充血、瘀血,并通過負壓、溫熱等作用達到強身保健效果。拔罐法具有祛散風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清熱拔毒等作用。
用于保健拔罐的方法很多,作用各異,如循經走罐還能改善經絡功能,有利于經絡整體功能的調整;藥罐法,在罐內負壓和溫熱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據用藥不同,發揮的藥效各異;水罐法以溫經散寒為主;針罐結合因選用的針法不同,可產生多種效應。
4、刮痧。
這是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養生方法之一。它是選用邊緣光滑的瓷器片、古錢幣、玻璃短棍或用手指等在體表皮膚由上至下,從左至右或從中心向外側刮動的一種防病保健養生方法。刮痧的刮拭區域,應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結合腧穴的治療特點和病變的部位,進行選擇。常用的刮痧部位主要是背腰、胸腹、肘窩、膝窩等。
常用的刮痧法有刮背法、刮痧法、提痧法等。一般每周刮痧1-2次,能達到最佳保健效應。中醫認為,刮痧療法能刺激皮下神經末梢,調整神經系統的功能,可使血液回流、淋巴液的循環加快,進而促進毛細血管的滲出液自行吸收,使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強,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兒肚漲發熱咳嗽并嘔吐如何改善?
2024-10-30兩歲小孩能吃咽喉片嗎?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兒面部黃喝白苓健脾顆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個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覺咳嗽厲害
2024-10-30懷孕晚期能喝哪些藥及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4-10-30兩個月嬰兒舌苔、吐奶、不喝水、攢肚如
2024-10-30嬰兒肝炎綜合征服用清肝利膽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虛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熱門文章
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細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強建議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辦?實用小竅門助您快速緩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確吃法,健康養生從細節開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鎖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陰交定位指南,健康養生新起點
2024-10-22